杏子與梨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是曹老的接班人(第2頁)

 “對,在老頭子的壽宴上,我們做過採訪。”

 鏡頭裡的唐寧鵝蛋臉,下巴微圓。

 她有點像民國時期的當紅女星胡蝶中年時的模樣,五官嚴肅中略微帶著點小女孩氣,穿著一身沒有牌子的灰色薄風衣。

 文人氣質十足。

 “我還記得那年的場景。當時傳出曹軒老師似乎想要封筆的消息,整個藝術界的人們都很震驚。我們《油畫》雜誌社,想要借這個機會時隔近三十年之後,為曹軒老先生再次做封面專題採訪。”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那是曹軒第四次登上《油畫》封面。這個數據創造了新記錄,達利和安迪·沃荷,也都只是並列三次而已。”

 “這當然是很偉大的成就,但是老頭子一直私下裡說,這是因為他活的最長。不過,別誤會,老師當然是比達利和安迪·沃荷都偉大的藝術家,一百年後的人們會明白這一點的。”

 唐寧很有鏡頭感的一指攝像機。

 記者大笑:“抱歉,你知道我們是一家中立的藝術媒體,可不敢贊同這麼有,有‘話題點’的說法。當然,我也不能否認,這個答案如何,恐怕真的得等到一百年後的人們才能回答了。”

 “但無論怎麼說,一個傳承十九世紀光緒年代繪畫技法,繪畫巔峰期從二十世紀延續到二十一世紀,要到二十二世紀才有可能蓋棺定論的繪畫宗師,世所罕見。”

 曹老這一門的畫家還都挺長壽。

 唐寧的師公是晚清光緒年間成名,曹老先生也和唐寧一樣,是他那一代的師兄弟姐妹裡最小的一個。

 師徒三代手拉手就直接能見到梵高了,在美術史上這種事情都找不到第二樁。

 記者感嘆:“一位藝術影響力身前身後可以跨越四百年曆史的繪畫宗師。光這件事本身,就已然足以讓曹軒這個符號,成為是美術史上最偉大的名字之一了,不是嘛?”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巨匠,距離我們也只有五百年的時光而已啊。”

 這句話既是恭維,也是真情實感。

 【我的老師比達利和安迪·沃荷更強】——這句話由普通人說,大家都只當是譁眾取寵的瘋人夢囈。

 由一位身價千萬美元的繪畫大師讚頌,她那位身價億萬美元的繪畫大宗師老師,聽上去只讓人覺得霸氣側露。

 不服?

 拍賣會和畫廊就在那裡,誰不服,誰去畫好了。

 “抱歉,我不能認同您的觀點。”

 誰知,唐寧竟然搖了搖頭。

 “您說傳承十九世紀光緒年代繪畫技法,不,這個說法錯了。”

 圓臉女人盯著記者愕然的臉,笑著說道:“往近的說,我們一門的山水花鳥水墨風情,來源於宋代蘇東坡將書法骨架與繪畫筆法相結合,所開創出的士大夫文人畫體裁,從蘇軾、米蒂到元代的趙孟頫、黃公望,明清兩代的戴進、陳洪綬、八大山人,再到我的老師曹軒,三十多位大師,這便是一千年。”

 “往遠的說,還可以往前推到閻立本的筆墨恢弘,王摩詰的鳥語畫香、顧愷之的春蠶吐絲、以形守神,可以說整整五千年的家國風情都蘊藏在一支畫筆上,這是西方美術界所望塵莫及羨慕都羨慕不來的歷史底蘊。”

 “無論是五千年對四百年,還是一千年對四百年,這都不算多。”

 唐寧聳聳肩:“文藝復興算什麼,我們的畫的畫,要至少再去被討論一千年。”

 記者和唐寧又是齊齊對視,發出一陣大笑。

 “精彩,這段論述真的太精彩了,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要把它放到專欄採訪的最開頭。”

 油畫的亞洲區編輯,輕輕鼓起掌來。

 “來談談你的師父對你的影響吧,六年前壽宴上,曹老牽著你的手,在桌子上寫了一個‘壽’字,一個‘靜’字。這張照片被我們照了下來。”

 記者從手邊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期六年前的《油畫》。

 “我記得那是你第一次登上我們《油畫》的封面——”

 “是的,我千禧年左右的時候,差一點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油畫》封面人物,遺憾的是——”唐寧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