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與梨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初稿完成(第2頁)

 “難以置信。”

 等到他的鼻子中吐出兩道帶著植物燃燒味道的長長的煙氣,這才輕聲緩緩的說道。

 “老顧啊,你說的對。這種畫法憑什麼教給別人啊……”

 吳老頭聳聳肩,沉默了幾秒鐘說:“這是可以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吃下去的飯碗。講座的事兒,你就當我沒提過好了。”

 “牛逼啊,老顧,牛逼。”

 “不是我牛逼,是我孫子有出息。”

 “都一樣。”

 吳老頭搖頭:“要是我孫子有小顧這本事,我可比自己牛逼還要高興。”

 顧童祥也不否認,插著個手,微笑的跟個彌勒佛般:“老弟,這下你服了吧。”

 吳老頭此時已經連和顧童祥鬥嘴的心思都沒了。

 要是老顧琢磨出來的東西,說實話虛榮心促使下,他還有點小嫉妒。

 可現在看上去真是人家孫子顧為經整出來的……那吳老頭就連嫉妒都嫉妒不起來,只剩下了實打實的羨慕。

 人到了他們這個年紀,最大的願望,不就是盼著子孫有出息嘛。

 誰叫人家生孫子有本事呢。

 看看人家老顧家的孫子,再看看自己家整天刷抖音盤手串,寫的一筆爛字的兒孫。

 “這孫子,真爭氣啊!”

 吳老頭用手背狠狠的摩擦了一下下巴,無比羨慕的說道。

 “還好啦,老弟沒必要這麼誇他,年輕人容易驕傲自滿。我覺得我孫子能進步的空間還是有不少的。”顧童祥搖頭晃腦的說。

 吳老頭舔了舔嘴唇,都懶得看旁邊明明得意的尾巴都快要翹上天,還在那強行裝嚴師的顧童祥噁心的模樣。

 他自顧自的湊到顧為經的身邊,臉上掛著和藹到極點的笑容。

 “小顧,呃,為經啊……吳爺爺一直對你夠意思吧,給你吳爺爺專門畫兩幅畫唄,我抱回家,等著將來靠這個發財呢。”

 -----------------

 想要求畫的吳老頭並沒有完全如願,

 顧童祥認為,他孫子顧為經還沒到正式給別人賣畫作畫的時候,畢竟太年輕。

 儘管老爺子從心底裡覺得,

 很多方面自己的孫子的繪畫功力已經不在自己之下了,卻也應該最好還是再沉澱醞釀兩年,儘量到更大的舞臺再做考慮。

 他以孫子畢業季學業繁忙的理由,婉拒了吳老頭的要求。

 不過,

 在吳老頭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軟磨硬泡下,孫子顧為經最開始仿的那幅《仙萼長春之豆花圖》的豆花小品畫,被吳老頭給順走了。

 顧童祥本來提議,換成自己來給吳老頭來畫上幾幅畫。

 然而有了顧為經珠玉在前,尤其還這麼年輕,在吳老頭眼裡,老顧的水平他已經不太看的上眼。

 他又不傻,

 哪個升值空間大,用屁股想想吳老頭也知道。

 顧童祥這輩子應該也就這樣了,而以顧為經的年紀,看上去似乎真的有點前途不可限量的意思。

 拿了《豆花圖》,他又不死心的在院子裡轉了好幾圈。

 長條桌子上放著的那幅一半是顧童祥所作,一半是顧為經畫的的牡丹圖。老大爺也咂吧咂吧嘴,毫不客氣的順手牽羊掉了。

 吳老頭心眼多想的遠。

 他還當場大筆一揮,專門在裁下的宣紙末尾寫下了——

 “繪畫之妙,意趣悠長,達者為先,孫不必不如祖。桃月廿三,仰光河畔,暖春融融。顧氏子教其長……”

 這一大行題字云云。

 這是用來記錄這幅畫上的牡丹的創作的背景故事,為顧為經教導他爺爺顧童祥畫畫這件風雅的趣事。

 吳老頭詳詳細細記錄下了今天發生所有的經過,並且還偷偷著重描繪了幾句他自己如何的慧眼識珠決定收藏這幅作品。

 他足足提了上百個字,篇幅佔據的空間比旁邊主體的那幾朵牡丹花還要多。

 國畫上,這行字叫“題跋”,是書畫藝術品上專門用來記錄創作背景故事以及創作者與收藏家身份的文獻檔案。

 現代人能看到的很多蘇軾、米芾的書法名篇,就是從他們原本寫在國畫絹本或者紙本的末尾的提字,最後又被後世書法家單獨臨摹下來的仿本。

 中學生所背的《蘭亭序》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蓋章狂魔乾隆更是一輩子提了幾千篇這玩意。

 有了這些記錄。

 顧為經將來真的成了名。

 他手中的這個東西就是傳承有序的,將來賣的時候,也更加值錢。

 吳老頭還死皮賴臉的讓老顧用他的寫著【顧童祥】名字的私章,在這行字上蓋了個戳。

 “小顧啊,好好加油努力畫畫!等你將來成了大畫家,吳爺爺就靠他換套海邊養老的大別墅啦!”

 吳老頭半是玩笑,半是期待的叮囑了一下顧為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後他連帶來的便攜飯盒都不要了。

 老爺子和顧童祥約好了下次下象棋的時間,就小心翼翼的抱著兩張畫,心滿意足的溜達回家準備給好好裱起來。

 等顧為經送吳老頭出門,已經是中午時分了。

 他早上嗦了幾碗湯粉,現在還挺飽的,也就不吃午飯了,直接回到了自己畫畫的房間。

 他稍微調整了一下心情,等完全靜下來後,就從畫卷筒裡抽出了昨天打完稿的《陽光下的好運孤兒院》的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