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與梨 作品

第八十二章 書畫公盤(第3頁)

 雖然這幅畫投標的底價只要1700美元,是那幅《雪中的山》的十分之一,可油畫技法本身甚至達到了Lv.6職業三階的水準。

 但還是很可惜,離大師的評級只差了一點,可依然沒有達到任務的最低要求。

 顧為經中午十一點左右來到的這裡,在倉庫中轉了大約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一直到下午兩點,看了有幾百張作品。

 除了那兩張畫,這些作品中甚至都再也沒有值得他發動一下書畫鑑定術的作品,大多粗劣不堪。

 “可惜,畢竟只是幾個書畫販子辦的公盤,也許自己應該下午去外交區那幾家畫廊裡看看,有沒有精品作品……可是就算有,人家能讓自己搬個畫架過去臨摹麼?”

 顧為經心中有些沒譜。

 這就是緬甸這種藝術環境和經濟條件都比較一般的國家的缺點。

 要是在東夏,日本或者歐洲,哪怕是二線城市的美術館裡,不說大師級的作品的遍地都是,但找到一張兩張合適的作品用來臨摹,還是很容易的。

 顧為經甚至還在雜項區轉了轉。

 雜項區的書畫作品就更沒什麼看頭了,很多都是本地學生的作品,當然這裡的東西也不會太貴。

 “嗯?”

 顧為經注意到一個不像收藏家的職場oL模樣的女人像鐘擺一樣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展臺面前來回逛蕩很久了。

 她的眼神總是不經意的看像展臺上的物件,手上緊緊的捏著一支女士提包,神情似乎有些緊張。

 “您也在看畫?”顧為經有些好奇,禮貌的打了個聲招呼。

 “呃……沒有。”

 女ol立刻不自然的肩膀抖動了一下。

 她本人並非是一個收藏家,只是仰光旅遊司的一名翻譯,最近仰光政府有大項目。

 很多國際藝術家都飛來仰光。

 女人在陪一位繪畫界大師逛書畫夜市的過程中,那位知名藝術家無意中在一個地攤上看到了一幅很不錯的作品,

 大師當時在地攤上並未停留,只是許諾她五千美元內都可以拿下,多的錢都算是給翻譯小姐的酬勞。

 那位大師自己不直接買也是有原因的。

 大師是繪畫界的頭面人物,而且長的很有特點,書畫夜市中能認出對方身份的人不少。

 對方要是表露對某幅畫感興趣的樣子,那麼坐地起價是很可能的,原來可能只要幾百美元,大師親自買五千美元都未必拿的下來。

 人家大師享受的就是這種慧眼識珠的樂趣。

 否則去拍賣行什麼樣的名畫沒有。

 果然,翻譯小姐找到後來找到那個小攤販的時候,對方只開價200美元。翻譯小姐當時並沒有急著成交,她覺得還可以再磨一磨。

 以她對這些本地小商販的瞭解,砍砍價,降到一百美元還是有信心的。她雖然有些貪心,可是一百美元,緬甸普通人一個月就掙這麼多。

 結果沒過幾天,她再去地攤的時候,東西沒有了。

 那個看攤子的打工仔說,攤子上的東西都被他老闆收上去開書畫公盤了。

 翻譯小姐在這個倉庫裡找了一上午,這才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好在,有大師的藝術眼光慧眼識珠的人永遠是少數中的少數。

 尤其是物件還被擺在雜項區,一上午根本無人問津,少數看到那幅畫的人,也是搖搖頭就走了。

 此時見到有人詢問,女oL立刻就緊張起來。

 她看到是一個未成年人的面孔,這才放下心來,不過她也沒有和對方多說什麼的興趣,哼了一聲,轉過身,就朝著一邊離開了。

 見到對方這幅緊張的模樣,

 顧為經覺得更奇怪了。

 他朝女ol一直盯著的展臺上看了一眼。

 檯面上雜七雜八的什麼都有,擺放的跟垃圾堆一樣。

 有一個畫筒,一張桌布,幾支鋼筆,兩支燭臺,一個生鏽的水龍頭,還有幾個……可口可樂瓶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上面的標籤寫著——【大文豪酒店裝修,毛姆寫書用過的鋼筆三支,黃銅燭臺若干,二十世紀精品油畫三張,古董可樂瓶子兩支,打包出售,底價一百五十美元。】

 顧為經一看這標籤心中有些好笑。

 這個展臺無人問津是有原因的。

 本地的有一家老式殖民地時代的英式酒店,

 因為毛姆和喬治奧維爾都曾居住過這家酒店。仰光人習慣將他稱之為大文豪酒店,每年也有不少西方的文藝青年前來慕名入住。

 隨著客流量越來越大,這幾年酒店在保持原有的建築結構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改造,也就有大量建築垃圾流出。

 雖然毛姆和奧威爾確實入住過這家酒店,但你隨便幾支鋼筆就稱是人家著名作家寫作所用,就和東夏但凡是個老字號,就要編一段乾隆皇帝來吃飯的故事一樣。

 也就騙騙外國遊客。

 檯面上最值錢的可能反而是那幾支二十世紀早期的可口可樂瓶子,有的美國佬確實會把這東西當作古董買,可能還真能賣上些錢。

 但是吧,你買回家,過個一年半載都未必能碰上這樣的冤大頭,時間成本也是錢。

 就這些破銅爛鐵,自然不會有什麼值得那個女ol如此留意的地方。

 有古怪。

 一定有古怪。

 顧為經想到這裡,拿起一邊的畫筒,輕輕擰開蓋子。

 吃飯,下午起來接著寫。今天爭取日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