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與梨 作品

第三十七章 人體繪畫(第2頁)

    歷史記載,達芬奇大師之所以能在油畫中刻畫出動人的弧線和精確的肌肉線條,他一生中除了學習當時在世面上逐漸流通的各種解剖圖之外,還至少親手解剖了三十具以上的屍體,有部分觀點認為他曾經和當地的醫學院有過合作,也有很多學者認為,達芬奇和很多前輩一樣,也私下幹過盜墓的活計。

    無獨有偶,就像是和解剖結下了不解之源。

    和盧浮宮中那幅億萬人參觀的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傳奇油畫《蒙娜麗莎》地位相當,同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夜巡》作者倫勃朗,他也在解剖室裡消磨過的大量的時間。

    倫勃朗的成名作甚至就是一幅叫做《杜普教授的解剖課》的油畫,如今被海牙莫里斯皇家繪畫陳列館。

    顧為經感覺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在自己大腦的記憶區中沖刷,各種各樣人體肌肉的圖片和相應的畫法在他的腦海中湧入。

    這些畫法和線條快速在自己的意識中重新彌合成一個成年人的身體。

    它在自己的腦海中伸張,轉體,肌肉和跟腱的結合,微微顫動的胸肌,無數細小的肌肉本身拉長,縮短,膨脹,形成更小的楔塊或者與更大的,更結實的組塊一起形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已經獲得的《摩詰手記》更多的是文字性質的描述,具體的顏料還需要顧為經自己一種搭配搭配的嘗試,獲得時的衝擊力明顯不如這個解剖學的圖集。

    顧為經關閉面板,抬起頭。

    幾乎是下意識的,隨著他的動作,腦海中就湧入了抬頭後仰這個動作牽動的肌肉和相應的畫法。

    “胸鎖乳突肌雙側收縮,胸骨柄、鎖骨內側端收縮,止於顳骨乳突。畫筆應當注意鎖骨處的陰影,突出肌肉拉伸,使畫面富有體積感,體現出肌肉的寬度和厚度。豎脊肌從骶骨後面……“

    一系列複雜的肌肉變換在他的腦海中浮現,抬頭這個下意識的動作,顧為經從來沒有覺得會是如此的生動形象。

    他甚至覺得,如果不涉及人體的內部器官等更深層次的話體,單獨論對肌肉和皮膚脂肪的熟悉,有些剛剛進入大學不久的醫學生都沒有自己熟悉。

    其實,顧為經知道。

    素描畫家、插畫家和解剖醫生、法醫這個行業相互分離都是近代以後的事情了。

    很多有幾個世紀曆史的醫學院,素描一直是醫學生的必修課。

    那個時候可沒有照相機這種能快速記錄手術現場的發明,就算到了近代,早期的銀版照相機必須要被照者保持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不動,一幅照片可能要被照相的人一動不動的靜坐好幾個下午才能顯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