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紅瘦 作品

第304章 逼供也可以很溫和(第2頁)

    “中女史留步!”

    瀛姝當然適時留步,她又重新關上門,回到窗戶邊上。

    她冷眼看著潘持吭哧喘著粗氣,摁捺著煩躁的心情,等待潘持已經崩潰信念後的坦白,喬嬪的惡行其實已經被陛下洞察,但陛下並沒有深究的意思,這是因為陛下不想損及南次,可在當廢儲之後,南次也有望成為新儲君,喬嬪曾經的惡行就不會真被含糊過去了,瀛姝能預判形勢的發展,可她無法去阻止和改變什麼,她現在的心情也十分緊張,但只有這麼一條路——開弓沒有回頭箭,當她重生後選擇入宮時始,其實就註定了會走到如此困難的局勢。

    “中女史應該也知道罪徒當時擔任的值務吧?”

    “你當時應當負責宮苑的燈燭照明,可在那之前,你已經和二皇子十分親近了。”

    “說不上親近,當年文華堂只有四位皇子在那裡讀書,太子時常被二皇子、三皇子挑釁,四皇子只顧埋頭苦讀,不參與這些矛盾爭執,三皇子更高傲,只有二皇子最喜歡聽奉承的話,我們這樣的寺人,也只會說些奉承話。

    後來皇子們都不再文華堂聽講了,罪徒就調出了文華堂,罪徒沒別的本事,唯獨對香料之物十分敏察,有回巡看華林苑,在尤其僻靜的疏聲閣,拾掇得一個香囊,裡面有味香料,是二皇子尤其喜歡的,這味香料連宮裡的儲存都少,唯獨江東賀氏因為跟峒人的交道,不缺蒼龍腦,罪徒因生於始安,故而對蒼龍腦再熟悉不過,也知道江東賀有一支族人長期鎮守交趾,獲蒼龍腦香極其容易。

    罪徒當時極其詫異,二殿下並非喜歡清靜之人,何故會將隨身攜帶的香囊遺在疏聲閣?因此罪徒就對疏聲閣多加留意,發現了二殿下竟和殷才人在那處私會。而那時,喬修華因為江淑儀忌恨,四處網羅宮人,罪徒貪佔小利,曾經就將文華堂諸皇子之間的事告訴喬修華,得到了一些修華賞賜的財物。

    二殿下與殷才人間的事,罪徒情知不難告發,否則死的是罪徒,二殿下畢竟是皇子,江東賀氏又是權閥,罪徒若是舉告,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可當時……五殿下雖然年幼,但是幾個皇子中最特殊的,唯有五殿下才能為陛下關照,令臨沂公親自教導,罪徒覺得,若是投靠喬修華,或許日後會有大機遇。”

    瀛姝只覺腦袋一陣刺痛:“喬修華可曾許諾你什麼?”

    “只不過讓平邑伯將百畝良田轉讓予罪徒,喬修華叮囑罪徒不能聲張,而後先是發生了殷才人莫名昏睡而亡的事故,緊跟著,江淑儀又因謀害小公主獲死,罪徒隱隱察覺了這一切都因罪徒而起,也實在不安,且喬修華再沒搭理過罪徒,罪徒並不敢再提這件事案。也是恩徒的機緣,曾經訓教的一個小寺人竟然得到了七殿下的重用,因此罪徒又攀附上了李淑妃,可就此再也不敢和二殿下、愉音閣有來往。

    罪徒調去瑤華宮,也是因為想和喬修華徹底斬斷聯繫,平邑伯當年轉讓給罪徒的良田,罪徒又無力耕種,只好仍請託平邑伯令人操持,數載的收益,其實罪徒未獲一谷一粟,反而還要負擔耕夫錢,因此罪徒就想借在瑤華宮所斂之財,另建根基,好跟喬修華商量,將罪徒名下的良田變賣,錢帛先由喬修華暫管也無事。”

    瀛姝聽得實在是……內心五味雜呈。

    喬嬪這個人,徒有野心,竟連財帛之事都不懂得乾脆交割,她遇見的是潘持,如果遇見的是呂安這樣的人,恐怕不用等到司空北辰收拾平邑喬,早在司-->>
                                         
空北辰不曾鞏固儲位之前,她就已經死於內廷了!!!

    若是那樣,也還好了,至少不會牽連南次。

    “可誰知道,三皇子竟然查實了罪徒的貪贓之行,罪徒為了保命,只好要脅喬修華,可罪徒真的不知喬修華當時會怎麼做啊。”

    瀛姝已經不需要再問什麼了。

    喬嬪應是等到殷才人死後,才和賀夫人談判,賀夫人才驚聞二皇子跟殷才人有染的事實,雖然當時殷才人已經一命嗚呼,可因為有一個醫女道出殷才人存在有孕的可能,雖然未經醫官證實,可皇帝陛下已經生疑,再加上殷才人死因也存疑,喬嬪手上還有一個賀夫人不知底細的人證,賀夫人不敢行險,兼之江嬪對賀夫人而言也算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她於是選擇了跟喬嬪合作。

    賀夫人和喬嬪都不知曉,還有一個皇子也跟殷才人有染,而這個人,才是殺害殷才人的主謀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