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若塵夢 作品

第三百六十四章 勸與反勸,分身潛進(4k)(第2頁)

  他之所以在武功大成之後,面臨家國危難挺身而出,主動負起了本該讓高麗王解決的重擔,自然是源自於對高句麗民族的熱愛,並未滲雜半分名利上的因素,目的非常純粹。

  “因為出身血統而對本國人民群眾所生出的歸屬感、認同感,並認為本國人民對社會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且這個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有益於你研究武學和生命的意義,應該就是你願意為國付出的原因吧。”

  “所以,你想要守護的並非是以高麗王為代表的上層貴族,而是國內佔據絕大多數,沒有什麼權勢力量、有如你曾經那般的普通人。”

  “《禮記禮運》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呂氏春秋貴公》亦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若沒有‘天下為公’的觀念,肉食者之外的普通人,只需要關心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了,又何來憂國憂民的想法?”

  運用先進的理念迅速指出了傅採林“愛~國”的本質,趙青的神色悠然,語調平穩而堅定,自然而然散發出一股令人信服的氣場。她的眼神明亮而深邃,似乎可以看穿人心,讓人無法抗拒她的邏輯。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安國不同於當初的隋朝,即便派遣大軍‘接管’了我們高句麗,也不會影響到中低層的普通民眾?”傅採林愣住了,他的臉上閃過一絲困惑,忽然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反過來被對方說服的趨勢。

  知曉“天下人之天下”的含義,傅採林終於明白了趙青作為武學大宗師卻“浪費”時間去擔任皇帝之位的原因,理解了對方真正把天下人放在心上的胸懷,也隱約悟出了更高深的人生境界。

  趙青微微點頭,她的語氣平和,彷彿在安撫傅採林的疑慮:“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的平民百姓來說,安國即將開展的軍事解放行動,不僅無害,更是有利。”

  “打破高句麗長久以來森嚴的等級制度,無疑可以讓普通人增加上升的機會,增加社會的生機活力,基礎的生活水平也在新技術的支撐下變得比原先更好,人人安居樂業……”

  他們朝著剛才眺望的方向緩步前行,趙青開始詳細地解釋道:“而對於自願接受我方軍事接管的上層貴族、官員,比如不久前重新向中土稱臣的新羅王金真興,倭國剛剛認祖歸宗的山陽公後裔東漢直家族、同樣是那邊的推古女天皇,也可以保留原有生活條件上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