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 作品

第356章 因果循環

 “這幾句話誰教你的?”警惕瞬間從心底而生,姜簡眉頭緊皺,雙目之中精光四射。

 在他的記憶中,上一個說話帶一點長安口音的突厥人,就是史笸籮。他曾經將史笸籮當做最好的朋友,生死與共。而史笸籮,卻幾次差點兒要了他本人和他姐姐的命。

 “沒,沒人!在下小的時候,曾經去長安讀過三年書。那時候阿史那斛勃(車鼻)還沒自立,金微山下各部突厥還奉大唐旗號。後來我父親病故了,我就得到朝廷的恩准,回家繼承了處木昆部。”默赫孚被嚇得激靈靈打了個哆嗦,趕緊擺著手解釋。

 這倒也解釋得通,他為何說話略帶長安口音。二十年前突厥覆滅,阿史那家族當中,有數千口奉命遷往長安居住。各部突厥酋長,也都主動送子孫去長安讀書,以示對天可汗李世民的忠誠。墨赫孚當時有幸成為被送往長安讀書的突厥特勤之一,也不稀罕。

 而自打魏徵去世之後,朝堂中主張優待草原各族的聲音,就徹底壓過防範。特別是以褚遂良為首的懷柔派,簡直恨不得將突厥人當祖宗給供起來。默赫孚藉口其父親病故請求返回處木昆部,朝廷自然也會大開方便之門。

 “斛勃父子謀害上使韓華的時候,在下本來想阻止他們。然而當時,在線的座位距離上使韓華實在太遠,那陟苾又是趁著韓華伸手攙扶他的時候,突然用匕首行刺,所以在下根本來不及。”為了被大唐重新接納,突厥處木昆部首領阿史那默赫孚顯然提前做了一番功課,抬起頭,繼續情真意切地補充,“過後,斛勃父子又以武力相要挾,在下沒辦法,就被迫上了他們的賊船。但是從那天起,在下每天,每天夜裡都後悔得睡不著覺,就是始終鼓不起勇氣回頭,嗚嗚嗚……”

 說話間,他的聲音裡就帶上了哽咽,到最後,竟然捶地痛哭。

 ‘媽的,這廝不去街頭唱拔頭戲,真的屈才了。’姜簡心中暗罵,卻嘆了口氣,翻身跳下了坐騎,雙手攙扶住了阿史那默赫孚的胳膊,“起來,快起來,你的苦衷姜某明白了。你放心,等到了燕然大都護高侃面前,姜某一定幫你解釋。絕不會讓你被拒之門外。”(注:拔頭戲,唐代街頭通俗戲目,為早期戲曲的雛形,專門由西域民族演員表演,訴說各種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