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 作品

第321章 博弈(下)

 楊妃被嚇了一跳,剎那間就想了起來,皇帝陛下最不喜歡後宮干政。除了已故的長孫皇后之外,偌大太極宮之中,無論誰插手政事,都不會落到好果子吃。慌忙低下頭,假裝正在煮茶,以避免引起李世民的注意。

 然而,終究慢了一步。馬背上的皇帝即便到了暮年,反應速度也絕非尋常女子所能比。李世民早就將楊妃的一舉一動都看在了眼睛裡,皺了皺眉,沉聲吩咐,“你先去偏殿歇息片刻。待朕處理完了國事,再派人去喊你。”

 “臣妾遵旨!”委屈和惶恐同時湧上心頭,楊妃蹲身行了個禮,含淚挪動腳步。

 終究剛剛享受完了楊妃的舞姿,李世民心中一軟,笑了笑,柔聲補充,“朕不是要趕你走!有些事情,你知道多了,對你自己和福兒都不好。反倒不如什麼都不知道,落個自在逍遙。”

 這話,可不是單純地哄楊妃開心。

 趙王李福既然過繼給了隱太子,自然就失去了皇位的繼承權。而監國太子李治的表現,也讓他非常滿意,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再動更換太子的念頭。

 如此一來,楊妃和趙王母子兩個,過多地關心政事,非但不會給二人帶來半點兒好處。反而會引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況且人越多,越難保守秘密。萬一某些事情通過楊妃和趙王母子身邊的人,傳了出去。屆時,哪怕責任不在楊妃和趙王母子,別人也會怪罪到他二人頭上。

 自己活著的時候,一切自然無所謂。哪天萬一自己不在人世了,趙王又被懷疑試圖染指皇位,以長孫無忌那殺伐果斷的性格,楊妃和他,能落一個貶謫嶺南的結果,都是僥倖!

 “臣妾謝陛下看顧!”楊妃終究出身於頂級豪門,見到過家族內鬥可怕,迅速明白了李世民的真實目的,心中一暖,再度斂衽行禮,隨即,帶著驚慌失措的宮娥們,快步退向了偏殿。

 ‘陛下的心腸變軟了。’李世民身邊,老太監張阿難忽然意識到了一個變化,感覺好生震驚。

 換做以前,皇帝陛下絕對不會向一個妃子解釋自己為什麼要求她離開。這世界上,能讓他解釋的心中想法的女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已故的長孫皇后。而後宮之中的其他女子,在皇帝心目中,與神兵利器、名馬寶甲差不多,都屬於收藏品範圍。喜歡固然喜歡,絕對不會傾注太多的感情和心思。

 而今天,皇帝陛下卻對楊妃破了例!很顯然,陛下的心態已經與原來大不相同了。至於這種變化,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張阿難不敢去猜。

 “太師呢,會知道太子繞過他向高侃發敕諭麼?”李世民卻沒想到,自己隨口對楊妃說的幾句話,會在張阿難心裡引發那麼多聯想。皺著眉頭沉吟了幾個彈指功夫之後,低聲詢問。

 “不,不確定,老奴不確定!”張阿難先愣了愣,趕緊將心思轉回正事兒上,“陛下沒吩咐老奴在中書門下省那邊安插暗衛,老奴不敢擅自做主派人監視太師。但,但是……”

 “但是什麼?”毫不猶豫忽略了張阿難的解釋,李世民皺著眉頭催促,“有話直說,別繞彎子!”

 “但是,太子的敕諭,是用五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去受降城的。而發送五百里加急,調用的人手和坐騎,向來歸兵部車馬司掌管。”張阿難立刻不敢再扯雜七雜八,果斷點出問題的核心所在。

 李世民聞聽,頓時啞然失笑。

 自家兒子,終究太嫩了一些。竟然以為直接發五百里加急給高侃,就能繞過輔政大臣們的羈絆。

 卻不仔細想想,發送五百里加急需要通過兵部車馬司。而兵部尚書崔敦禮就是輔政大臣之一。更何況,六部當中,眼下不知道有多少文武官員,是長孫無忌一手提拔起來的。即便崔敦禮不敢招惹太子,沒把五百里加急的事情向長孫無忌彙報,此事又怎麼可能瞞過長孫無忌的眼睛和耳朵?

 只要長孫無忌知道了敕諭的存在,無論自家兒子想要做什麼,他那邊,都肯定會提前準備好了應對的策略和說辭。這就好比雙方下棋,自家兒子的水平原本就不如長孫無忌,所有算計,又都落在了後者的眼睛裡頭,還怎麼可能下得贏?

 被李世民笑得心裡頭發毛,老太監張阿難低下頭,冒著被責怪的危險小聲提議,“陛下,這裡邊是不是有什麼誤會?要不要將長孫太師和太子都宣進宮來,您當面替他們……”

 “不必!”李世民想了想,輕輕擺手,“朕相信太師,他絕不會做對不起朕的事情。”

 “是!”張阿難從不質疑李世民的決定,拱手領命。

 李世民笑著長吐了一口氣兒,臉上的表情忽然變得有些令人捉摸不透。

 若是將朝廷中重臣受他全方位的信任程度排個順序,第一肯定非長孫無忌莫屬!尉遲敬德只能排第二或者第三!

 這樣排,並不是說尉遲敬德對他不夠忠心,而是,尉遲敬德忠心歸忠心,做事能力和對大局的判斷力方面,卻差了長孫無忌好大一截。

 而長孫無忌,不僅僅對他忠心耿耿。並且能將他交代的幾乎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四平八穩。

 由長孫無忌來輔佐太子,也可以保證在他去世之後,大唐還能繼續保持貞觀年代的繁榮和強盛,甚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