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燁樂 作品

1737 東郭先生7.0(第3頁)

  “回大人,是的。”

  “你們知道寧昌年參加科舉,且屢戰屢中,是因為寧昌國寫信回來?”

  “對,而且信中炫耀之意非常濃,我兄長說,如果寧昌國從京中回來探親,恐怕還要狠狠的炫耀一番。果不其然,他當年回中州探親,特意轉了個彎兒回了晁州,真的是見人就說寧昌年很聰慧,這麼小的年紀就能中了舉人,不愧是寧家的另外一個神童。”

  “這很正常啊,家裡有這麼厲害的小孩,可不是要炫耀的,這一點無可厚非。”金菁點點頭,“只不過,後來好像沒有姓寧的士子高中狀元,他是不是就沒考?”

  “大人猜的不錯,寧昌年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下場。”

  “這就奇了怪了,這麼好的天賦,為什麼不繼續考?擔心考不中丟臉嘛?他年紀還小,一次不中,還有兩次,只要在寧昌國高中的年紀,考一個好名次,大概都不算是丟臉了。”

  “不是擔心考不中,是擔心考中了,會給家裡帶來更大的麻煩。”

  “哦?這話又是何意啊?”

  “是這樣的大人,您聽學生慢慢說來。”寧橙謝過給他喂水的守衛,潤了潤嗓子,有繼續說道,“寧昌國回來探親之後,大概過了一兩年吧,他從京裡寫了信,信裡面提及寧昌年,說他對經商有了興趣,已經在京中盤下了一個鋪子,準備開始做買賣。”

  “做買賣?士農工商,可是最讓人看不起的,寧昌國居然不反對?”

  “不僅沒有反對,反而十分支持。他寫信給族長,也是解釋一下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看了他的解釋,族長和長老也覺得寧昌年不繼續科舉這條路,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這可是太奇怪了。”

  “一點都不奇怪。”看到金菁很不解的表情,寧橙說道,“那個時候,寧昌國在京城出了幾次風頭,接待了幾次外來的使團,不卑不亢的態度,為大夏掙了不少臉面,宮裡宮外對他也是讚賞有加,他在西京城也算得上是赤手可熱的紅人了。”

  “花團錦簇猶如烈火烹油,這樣的風頭,不出也罷。寧昌國若是想要真正在京城站穩腳跟,還是要低調行事為好。”沈茶喝了兩口茶,慢悠悠的說道,“如果寧昌年這個時候繼續參加科舉,十有八九還是會中的,哪怕不是三甲,就是隨便中個進士,也足夠京城人談論很久的。這對於想要慢慢低調,慢慢不被人關注的寧昌國來說,其實是弊大於利,所以,只有對不起寧昌年,徹底斬斷他的仕途,這樣才能保住寧府的平安。否則的話,過不了多久,寧昌國就會被他的同僚圍攻,哪怕他背後有靠山,也只能保住他的命,再多就保不下來了。”

  “大將軍說的是,族長和長老都是這麼說的,不能因為寧昌年影響到寧昌國的仕途,家裡好不容易出了這麼一個人,不能就這麼白白的折損了。幸好寧昌年對做官的興趣不大,也不想要繼續唸書,更不想要科舉入仕,他確實是在做生意上比較有興趣,而且還很有天賦,本來就盤下了一家鋪子,後來慢慢的就變成了兩家、三家,等到半年之後,寧昌國再次從西京城來信,寧昌年的鋪子已經擴大到了十七家了。”/

  “十七家嗎?”沈茶不以為意的笑了笑,“知道寧昌年的鋪子都叫什麼?”

  “一開始的不清楚,後來擴大了規模,就起了一個統一的名字,讓人一看就知道,這背後的東家是同一家。”看到沈茶盯著自己,寧橙吞了一口口水,說道,“這些鋪子在寧昌國東窗事發之後就被抄沒充公了,現在應該已經換了名字”

  “說之前的名字。”沈茶冷冷的看著他,“不用管後來的事兒。”

  “回大將軍,是扶柳閣。”

  金菁聽到這個名字,轉頭去看沈茶,又看了看一臉驚訝的金苗苗,看到沈茶朝著自己點點頭,他重重的嘆了口氣,這還真是做生意啊,只不過不是為了西京寧府,也不是為了中州寧家和晁州寧氏,而是為了太皇太后和青蓮教。

  “幾位大人……”寧橙看看沈茶,又看看金菁,再看看同樣變顏變色的影五和影十七,“這個扶柳閣有什麼不對嗎?”

  “沒什麼不對!”金菁冷笑了一聲,“你真的確定扶柳閣是寧昌年的產業嗎?”

  “是!”寧橙點點頭,“而且,寧昌年為了報答寧昌國的養育之恩,教養之恩,每年還給了寧昌國三成的分紅,這些銀子,寧昌國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送回了晁州。”

  “確實是知恩圖報的人。”金菁點點頭,“可這樣的一個人,又怎麼會背叛他的兄長?兩個人相親相愛了這麼多年,為什麼會到最後反目成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