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不知不覺的人性與神性(第2頁)

  做一件事,必然繞不開這些兩個理由。

  張虛坤安排了姬伯常接應他趙無疆,得到了什麼?

  好像什麼都沒有。/

  總不能是安心吧?

  利益分長遠和眼前。

  長遠的利益,如妖神遺留的至寶,張虛坤能看到嗎?看到能真的得到嗎?

  那麼張虛坤求得大概率是眼前的利益且是自己一定能夠預見或是馬上攥到手裡的利益。

  一定能夠預見,證明必然性,在一件事上人和事的必然性,比如他趙無疆將要成為妖神,是必然性。

  馬上攥到手裡的利益,則說明他趙無疆在這件事上的重要程度,能夠立刻影響甚至改變當下的一些格局,從而給張虛坤帶來好處。

  不然,沒有利益的驅動,趙無疆想不到誰會為誰做些什麼。

  哪怕是他想要保護靖兒,也是利益的驅動。

  因為靖兒受傷了他會難過,保護靖兒,他滿足的是情感上的利益,不讓自己情感上的利益受損。

  這也是俗話說的,事出必有因!

  他如今不過是將事出有因變得更具象化。

  不然,一句我願意,我相信,我覺得,等等主觀的情緒,會讓一件事情的原因,變得很抽象。

  事情,就多了許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