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月藍冰 作品

第121章 截獲書信 承疇作用(第3頁)

  一是廣泛宣傳,善待歸降者。洪承疇在與永曆政權的交界處,印發了大量《經略內院招撫明示》,開了很多優厚條件,比如願意投降歸順清朝的人,可以正常科舉當官,可以給田產,併發恆產證明等。

  那本就沒錢沒田的人怎麼吸引呢?洪承疇還在告示中說清廷願借給錢糧牛種,前四年免徭役等優厚條件,吸引了許多永曆政權的人前來投降。

  洪承疇第二個措施是提高清朝官員招撫積極性,對於招撫有功的官員,給予獎勵。順治十一年,洪承疇上奏朝廷,請求給予周思忠等招撫有功的官員獎賞,這個措施讓清朝的漢人官員更積極地去招撫自己在永曆政權的親朋好友了!

  最後一招是對永曆政權內部武將進行離間。孫可望和李定國原是永曆政權的兩員干將。洪承疇嘗試對他們進行招撫,但是李定國方面堅決拒絕。

  於是洪承疇掉頭嘗試招撫孫可望,他通過禮遇孫可望的親屬,優待其部屬來收買感化孫可望。

  順治十四年,孫可望在交水被李定國打敗,洪承疇不失時機地向孫可望伸出橄欖枝,招降了他。

  孫可望熟悉永曆政權的內部情況和軍事部署,他的投降,極大動搖了永曆政權抗清的鬥志。

  洪承疇看到時機成熟,於是“上方略,言滇黔可取”。順治十五年,洪承疇攻陷貴陽,不久後迅速平定貴州全省。

  之後清廷派遣一位滿清郡王主持軍務,洪承疇建議兵分三路入滇,並且選用孫可望部下熟悉地形者十九人,分撥到各路作為嚮導。

  清軍攻陷昆明,雲南被平定後。洪承疇出於穩定局勢的考慮,又向朝廷建議留吳三桂駐守雲南,並且發內帑救濟災民,同時暫緩入緬甸追殺永曆帝。

  洪承疇的這些建議都得到落實,雲南的社會秩序很快恢復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功成身退後,洪承疇因為體弱多病請求致仕,得到朝廷批准。

  只是對於洪承疇的世職,儘管朝廷承認他勞苦功高但是最後只給他區區三等輕車都尉!

  洪承疇病逝後,清廷雖然給他諡號“文襄”,但乾隆上臺後,將洪承疇列入貳臣傳,成為反面教材。可見,沒有氣節的臣子,就算獲得再大的功勞,也會被人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