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電影首映見面會

 第431章 電影首映見面會

 秦遠像是一個資深的導遊,站在陵寢前很是認真的對著鏡頭解說起來。

 他所講的內容是他來之前認真查詢過的,雖然都是網上的東西。

 但是在他繪聲繪聲的講解下還是相當有意思的,以至於經過他身邊的一些遊客都忍不住駐足。

 對於這樣的情況,他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不過他此刻帶著口罩和帽子,加上大部分遊客都是老年人,所以沒有人認出他來。

 隨著秦遠的鏡頭來到了八座白色的氈帳前,秦遠又一次的講解了起來。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八白宮,既八座白色的氈帳,八白宮是供奉祭祀的地方,而不是埋葬金身之地。

 這是由於蒙古民族是遊牧民族,八白宮的建立正是適應了遊牧的特點,可以隨時遷移,以便隨地祭祀。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始建於鄂爾多斯的祭靈白室,起初一直處於隱避狀態。

 成吉思汗八白宮所供奉的神物,雖在不同歷史時期有過一些變化,但其核心一直沒有變。

 這一局面延續了一百年之久!

 四時大典的制定,也為迄今為止的成吉思汗陵的祭祀定下了一個完整的系統的規範。

 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玩的,看的差不多了,秦遠就直接打道回府了。

 那樣子看著就好像秦遠真的是這裡的導遊一樣。

 見狀,秦遠不免有些尷尬,然後關了運動相機,就快步的離去,成吉思汗陵主要看的是人文歷史。

 因為明天他就要再次騎行出發,所以今天一定要好好休息,昨天他更新了一次騎行視頻,所以今天也就不更新了。

 因此,八白宮在人們心目中始終是一個整體,其基本內容沒有什麼變化。

 根據歷史文獻所載,成吉思汗歸天后,分別在漠北草原和鄂爾多斯建立了成吉思汗白色宮帳。

 與始建於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合併,形成諸多白色宮帳,俗稱八白宮。

 回到酒店洗了一個熱水澡,之後他就直接鑽進被窩打算睡覺。

 並將其視為“全體蒙古的總神祗”,進行最高規格的供奉祭祀。

 這一白色宮賬,就是以後形成的‘八白宮’的原型,但從窩闊臺到忽必烈這一段時期。

 秦遠一邊漫步在景區之中,一邊很是詳細的講解。

 因此成吉思汗白宮也就被稱之為‘乃蠻查干鄂爾多斯’。

 “呵呵,說吧,什麼事情需要勞煩你這個大導演親自跟我打電話了?”

 1266年忽必烈在大都建立太廟,在聽取了伯顏等人的建議之後,將太廟定為八室。

 蒙古很多文獻認為鄂爾多斯乃是成吉思汗八白宮始建的地方。

 以上我說的這些便是有關於八白宮的部分歷史了,因為其中牽涉的東西很多,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了解。”

 這無疑從制度上、法律上對八白室做了根本的定型。

 即成吉思汗與夫人的宮帳始終處於中心地位。

 如此,河套地區從此才被稱為鄂爾多斯,意為有諸多宮殿的地方。

 而因為他的口語非常的清晰,所以就導致周圍的遊客都自發的圍攏在他的身邊,認真的聽講。

 因征戰頻繁,成吉思汗祭奠也一直處於較為簡樸的傳統祭奠。

 1469年(明成化五年)滿都魯率蒙古鄂爾多斯部入套,八白室也隨之遷入套內。

 忽必烈在大都建立八室的同時,還欽定太廟八室四季祭祀的制度。

 回到城區之後,秦遠在酒店的附近隨便吃了一點東西,之後就一直待在酒店沒有出去了。

 1496年(弘治九年)鄂爾多斯部大量入駐河套平原地區,成吉思汗漠北的奉祀之神和四大鄂爾多也隨著鄂爾多斯人逐漸遷移至該地區。

 1510年左右,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後,曾在八白室前舉行盛大的祭典。

 此後鄂爾多斯部便由達延汗的孫子袞必裡克墨爾根濟農統領,駐牧於河套地區,並在這裡供奉八白室。

 1264年,忽必烈取得了政權爭奪鬥爭的勝利,並將蒙古都城從漠北的哈拉和林遷到了燕京,隨後改稱“大都”。

 “你對我還真的是瞭解,不愧是我肚子裡的蛔蟲。”

 但就在這時候,他的手機響了起來,一看是徐客的。

 即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漠北的哈拉和林,元朝都城元上都和元大都均建有成吉思汗奉祀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