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日子的又一天 作品

第1736章前車之鑑,恐後繼無人

    第1831章前車之鑑,恐後繼無人
 


    …
 


    而對於在場的決策人員來說,賈詡在確認過後選擇了同意。
 


    郭嘉自始至終,就是無所謂的態度,或者說,劉備的態度就是他的態度。
 


    法正則更簡單,也更理想一些,是真的努力收集過資料,最後挑選出來的合適人選。
 


    雖說他也很想由劉備坐到那個位置,但是對於那一個龐大的夢想而言,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因為那不是一個人的夢想,而是一群人的夢想,甚至在這一群人當中,帶頭的人就是劉備。
 


    畢竟超越宗祖什麼的,自始至終,就是劉備第一個人吼出來的,至少就法正而言,他所知道的結果,是如此。
 


    諸葛亮對此更沒意見,劉桐畢竟算他半老師,教導,安排,制定規劃,佈置相對應的作業,雖說比較繁忙,但確實進步神速,而且有條有序,所以在這一方面,即使事出有因,他最多就投個棄權票。
 


    更何況這件事情,利大於弊,於公於私,他也不會進行反對。
 


    至於在一旁湊人數的徐庶,在確認投票的幾人,超過一半的數量,都投了同意之後,這才選擇了同意。
 


    而面對眾人的詫異,劉曄內心的想法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而這個時候的劉備,也就變成了漢室宗親之一,他繼續輔佐劉備,那麼利益也會高度重合,自然不會有什麼事情。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曄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在某方面的定義,其實思路一直都是很明確的。
 


    畢竟有的時候,天子的利益和宗親的利益,在某些方面並不重合。
 


    而同樣身為老臣,又是漢室宗親的劉曄,在確認幾人的結果之後,堅定的投出了同意票,引起了在場幾人的詫異。
 


    雖說是自己的老師,在這一方面應該不遺餘力的支持,但是對這一方面不太瞭解的徐庶,確實不怎麼知道此事的利弊如何,所以也就只能隨波逐流了。
 


    最重要的是,劉備也是他輔佐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劉備登基,豈不更能夠彰顯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