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乾脆消失(第2頁)

  這個過程之中羅摩當然也中毒了,但這是他研究的毒藥,他當然也準備了相應的解藥。

  雙方一同中毒,羅摩的基礎身體素質更勝一籌,再加上及時服用瞭解藥,他很快就忘記了這件事情。

  但達達利亞忘不了。

  他已經找來了須彌一地愚人眾所掌握的最出色的鍊金術士和醫生,但對方看了之後只是搖了搖頭,委婉地表示自己能力有限,沒有辦法破解。

  達達利亞不想抗了。

  這種事情用膝蓋想都知道是儘快解毒為好,他倒是還能扛,但這又是何必呢?

  隨著達達利亞的妥協,他的意思順著愚人眾的傳遞渠道,然後抵達了沙海。

  而這個時候,已經下定了決心儘快結束戰局的羅摩已經來到了喀萬驛。

  “突然有點想學熒妹搞斬首戰術了。”

  “可惜身份不允許的。”

  隔絕了沙海和雨林的防沙壁,理論上這些東西阻攔的沙漠之中的風沙,不過在防沙壁設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地方阻攔的都是沙漠民的未來。

  很多沙漠民都曾經在這裡眺望遠處的喀萬驛,他們看的並不是一個貿易點,而是一整個全新的未來。

  “防沙壁的設立在早期也許是為了預防風沙的問題,但後來它成為了一種甄選的標準。”

  任何人為制定的標準,都意味著某種潛藏的利益。

  防沙壁更是如此。

  只有得到了認可的沙漠民,才有資格穿過防沙壁,然後前往雨林。

  但如何才能夠得到認同,這就是其中的利益所在了。

  跟隨在羅摩身邊的芭別爾話語複雜。

  “它斷絕了沙漠民的希望,不過這也合情合理,畢竟雨林和沙漠在千年之前也是敵人。”

  芭別爾忍不住自己的嘲笑慾望,“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沙漠民會對雨林有任何的的期待。”

  被歧視這種事情在芭別爾的認知之中幾乎合情合理。

  到現在沙漠還在宣傳大慈樹王暗殺赤王的說辭,一邊宣傳這種說辭,一邊還期待雨林幫助沙漠。

  她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同族人是怎麼想的。

  “宣揚仇恨的人只是少數,”坎蒂絲看了一眼羅摩,“至少在羅摩出現之前。”

  生活的倒黴總要找一個理由的。

  赤王死了,我已經這麼努力了,那就扔給大慈樹王吧。

  這也不全是一種抱怨,教令院本身的高壓對待,也是原因之一。

  “根本就不需要太多人宣揚,對於佔據主導權的教令院來說,這種說辭只要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沙漠民的一種態度。”

  “他們佔據了優勢,難道還要體諒一群弱者的心態?”

  芭別爾意外地能夠體諒教令院的想法。

  這對教令院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芭別爾當然不是被馴化到擅長服從的人,她只有帶著和教令院相同的想法,因而顯得如此“善解人意”。ýanbkj.ćőm

  只要有反抗——無論是任何形式的反抗,本身就代表了沙漠民的態度。

  教令院不必關心他們為什麼是這種態度,只需要看他們表現出來的不服,就可以隨便收拾這群沙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