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熱胖子 作品

第685章 室內近距作戰(第2頁)

這方面王明坤也有所設想,就是將作訓場劃分為三個區域,既是不同的功能分區,也是不同的保密和限制活動級別的分區。

前區作為前來作訓場參訓的普通人員日常居住生活區域,畢竟此處離城較遠,作訓還是以駐訓一段時間這樣的方式更合適。

中區主要就是訓練區域,普通作訓人員受一定限制,需要使用訓練設施和場所時可以正常使用,但不能自由進出活動,且開始結束時間有所規定,好通過安排時間與他人錯開。

後區就是特別行動組的地盤,供特別行動組作訓時生活居住,以及特別行動組需要保密的訓練設施及其他配套功能建築。

方案林默是比較贊同的,不過也補充了一些不足,比如在前區或劃分出部分中區設立一些普通的訓練設施和場所,供前區自由使用,也就是供練完規定量還想自己加練的人使用。

次級限制區域,即中區,也要準備幾處獨立的生活居住區,供給可能來參訓的外地區站人員,還有像二組這樣獨立辦公或訓練班暫未分配人員使用,免得混在一塊,產生人事信息傳播範圍擴大乃至大量洩露的風險。

其實這些區域也可以算成是前區的一部分,只不過跟王明坤所說的前區相互獨立著,而且規模較小且輪流使用,王明坤所說的前區應該規模最大且有固定使用者,也就是情報處總部,畢竟總部人員多,離得近也有更多作訓時間及機會,另外二組應該也會有個稍小的作訓生活居住的地方,畢竟他們是行動人員,需要定期進行一定強度作訓以保持狀態,正常也是在京活動,此事可以輪換著前來進行。

後區嘛,就是作訓場最高限制和保密級區域,除去王明坤所說的那些跟特別行動組相關的,林默也讓其再多建設一些獨立區域,供以可能要執行滲透、潛伏等任務的情報員或秘密線人等需要極高保密要求的人員開展作訓工作。

方案是個好方案,可惜有個麻煩事,就是建材運送太費事,光是之前那些訓練設施的完善,就讓特別行動隊員乃至二組隊員,把大部分體能訓練時間換成了到江邊搬運東西,還把完善訓練設施作為了技能掌握的一部分。

倒不是訓練場沒車,卡車、汽車、自行車、黃包車乃到牛馬驢騾車都有,而且卡車、汽車這些還有好多輛不同型號的,油料供應很充足,是用做作訓場培訓道具的。

倒是可以邊練邊拉東西,可惜只能將車開到江岸邊看不到的地,然後由隊員~最多再加上碼頭邊的村裡人,運到車可開到處裝車。

不過更多的還是靠人和畜車直接運回作訓場,畢竟江岸邊只是一處小村莊,運量必須控制在一定限度,不然被有心人注意到很可能洩露作訓場位置。

目前而言,作訓場位置信息還是要儘可能保密,而且能保守多久就儘量保守多久,不然洩露了,還不知會有多少蒼蠅聞著味圍上來。

基於此考慮,建材才選擇了人與畜力運輸,畢竟卡車汽車這些要燒油,運輸油料也得佔用本就有限的運量。

當然,人和牲畜也得吃東西,不過這個有其他方式解決,馬是馭馬,沒那麼精貴,牛騾驢更是皮實耐糙,這山裡還不缺那點草料,而且不用時也是直接交給村裡人去飼餵,平常給村裡人使用。

至於人吃的,這東西不像建材那麼不合理,運量可寬鬆些,不過目前除去像是在城中採買的山東特有食材或成品半成品食物,其他的食材也不再通過水路直接運輸,而是把活兒交給了村子。

像肉類,作訓場需要的量和種類都不少,豬牛羊、雞鴨魚的肉都有需要,魚的話村裡有幾戶漁民,由他們供應,其他的目前是讓村民到周邊村鎮以販賣的名義買來宰殺供應,不過已經給村民提供了不少種和崽進行飼養,將來有望靠村子就解決部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