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溪凰躍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一章 論勢(第2頁)


說罷,諸葛亮似是沉吟了一番,緊接著面上神情倒是別有一番變化,忽是有些嚴肅之色升起,作揖說道:

“不過,此番朝中諸公卿逼宮一事,化解並不甚難。”

“亮此番反倒是有些擔憂後續曹賊的動向。”

此一語而出,諸人都一致觀察著其神色間的變化,各自都有些面色不一。

沉吟半晌,一側的董和麵色間浮現著一絲狐疑,隨即相問道:“不知軍師所慮者為何事呢?”

話音道落。

其餘諸臣都一致將目光聚焦過來。

上首的劉備也投來了期待之色。

都靜靜侯著他所憂何事。

環顧一週,翹盼著諸人間的表情,諸葛亮亦並不打啞謎,微微在心下稍作思索,就徑直回言著:

“依亮之見,曹氏今番之事,或許是在為僭越稱王做準備。”

“只是由於漢中一役兵敗而歸,其不僅軍中諸部將士軍心大跌,恐連曹賊本人來多年來所征戰四方所積攢的威名,都有所受影響。”

“以致於現今間只得授權諸朝中公卿逼宮,以封賜赫赫再上的尊位。”

“僭越稱王卻是隻得暫時擱淺,以靜待時機。”

一番番的話語落下。

殿中諸人聽罷,倒是都有所猜測。

各自沉思許久,

其間,同為尚書的劉巴此時卻似乎是有所明悟了這話語中所隱藏著的深意。

他面色平靜,徐徐站出,拱手說道:“以巴之愚見,軍師所言,或是所指那曹操早已稱王之心。”



“只是漢中大敗,威望受損,方才隱而不發,以退而其次用逼宮的方式博得了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尊榮。”

“若日後其重拾起威勢,恐稱王一事就會重提上日程。”

一記記的言語而落。

從旁的諸葛亮聽聞後,亦是無比鄭重的點頭以示。

“子初所言甚是,此正是亮所慮者。”

隨著諸葛亮的一語落的。

諸臣各人也信服了數分。

只是,劉巴的言語卻是有所令劉備心下大為觸動,嘴臉輕撇,有些面色不善。

早還在赤壁之戰後,劉巴就因道路受阻,而無法前往許都奉命。

卻又不願歸附於他,而脫逃至交州地界。

後輾轉至此益州之地,本以為已是擺脫了他,可以高枕無憂。

卻未料到劉備率大軍也強勢平定了諸郡縣。

無奈之下,劉巴只得是歸附,並被倚為重臣,與諸臣一起制定蜀科,以此來規劃治理蜀地的種種舉措。

現在劉備與曹氏已是生死仇敵。

全軍上下無不是稱呼其為漢賊。

但劉巴雖已投靠他,言語之間卻還是有所保留。

但轉念一思,聯想到其自歸附自己過後,就一向兢兢業業,處事效率極高,亦並未有所怠慢偷閒。

聯想到這層,內心裡的些許不爽也就漸漸退散了。

不過,一側的黃權卻又不得提起疑問,略為困惑的說道:“既是曹賊有漢川慘敗,卻又如何會與此關頭興此關乎朝堂命運之事乎?”

此言方落。

法正不由是面露笑意,撫著鄂下短鬚輕輕回應道:“其實,此事也並非那麼難以推測曹賊的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