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溪凰躍 作品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吏治因素(第2頁)


“也導致朝廷一直對治羌策略猶豫不決。”

“以至於涼州頻繁叛軍起事,直到最後甚至有朝臣當眾提議放棄涼州地區。”

“但凡前幾任的天子有所作為,這一樁樁的弊政又何至於拖至現在呢?”

此言一出。

瞧著此時的張既神情,話語間也是流露著濃濃的憤慨之色。

一側的楊阜見狀,自然也能理解此心情。

他們都是同出自於涼州各郡的人士。

涼州亂了這麼多載,從未安定過。

朝廷甚至是處於不作為的狀態。

致使涼州地區的吏治問題愈發嚴重。

楊阜知曉。

為何涼州羌人頻繁發起暴亂?

最大的原因莫過於各郡間的漢人豪強不斷與官吏相互勾結,或是互為聯姻,以為穩固的連襟關係。

然後關係勢力逐漸錯綜複雜,官官相護。

兩方相互壓榨漢、羌兩族。

以為自身家族謀取利益。

在接連的壓榨之下。

羌人只得被迫起兵造反。

即便每一次都被朝廷調遣各部官軍予以鎮壓下去。

但吏治問題卻也壓根沒有得到絲毫的改善。

特別是涼州三明的治羌策略也只是將問題的本質歸結於羌人各部族本身,卻忽略了真正的問題來源在於各郡間的官吏與豪族所勾結謀利。

吏治問題一百多載來,從未得到過徹底解決。

朝廷自然也就無法徹底平定羌亂。

而隨著每一次的羌人暴動起兵後。

隨著朝廷平叛軍的每一次平叛都是以雷霆之勢血腥鎮壓。

自然也令漢、羌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甚至是發展到後期,漢人本身也受到了官吏、豪族間的壓榨。

故而。

到後面的暴亂,也是一次比一次規模大。

概因此之間不僅僅有羌人,更多的參與者是底層漢人呢。

楊阜此時在腦海裡不自覺間將回想著這一百多載來,涼州所面臨的吏治問題,並竭力思索著治理舉措。

“刺史,我們第一步欲要緩和漢、羌間的尖銳矛盾,首要任務就是要先開展一場清查運動,排查涼州各郡間究竟有多少官吏是有問題的。”

“而此事的話,恐怕還得刺史您先向丞相上表請示一番才是。”

思索了一番過後,楊阜也不由建議著。

“還是義山想得周道。”

“此事倒是既疏忽了。”

話落。

張既笑著誇讚一句,隨即道:“想來丞相現今之間尚且還在撤兵的途中。”

“我現在就立即修書一封,於信間闡述著涼州吏治的種種弊端,然後提前差人趕赴長安封侯。”

“待丞相回軍便能及時查閱到。”

“我等也可隨時待命,等敵軍一退,就立即開展起來。”

張既也不愧是原史上能夠穩定涼州政局的關鍵人物。

就目前所展現而出的魄力就很不一般!

楊阜剛一進言,他便立馬拍板。

似是又沉吟了好一陣。

他忽然提議著:“義山,此番可否與我巡視一番各郡?”

“刺史是欲親自微服私訪,排查各地否?”

一言而落。

楊阜也是聰慧之人,自是從其言語間就能夠知曉張既是何等算計了。

遂不由出口相問著。

“嗯,此事事關重大,若是交與他人,我也並不太放心。”

“還是由我等親自清查才是。”

張既遂也是點頭同意道。

將治理涼州一事定奪下來。

接下來的第一步。

張既也是先行差人時刻關注著隴西方面的戰局。

打探著以費曜,郭淮之能究竟能否撐到馬超攜部退卻。

隨後。

他便鄭重修書一封,送與長安。

以便隨時呈遞給丞相曹操。

說到曹操。

此刻的曹操還一臉狼狽的行進於散關棧道上。

麾下各部主力自從在沮縣附近的東狼谷遭受著白狼族襲擊以後。

他就宛若了驚弓之鳥。

一路之上,他都開始擔憂著各地是否有伏兵。

生怕不知何時又出現伏軍來。

直至退到了大散關中,傲然面對著那巍峨秦嶺山脈,曹操的心思依然還沒有徹底平靜下來。

他環顧周邊的諸將,不由嘆道:

“本相征戰數十載,從北至南,此番南征漢中,當真是最為艱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