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子阿寶 作品

第0162章 被帶節奏了(2700月票加更)(第2頁)

    梅麗爾·斯特里普、妮可·基德曼和朱麗安·摩爾同時問鼎,比起去年金雞百花獎的“雙黃蛋”事件,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不管是國際大獎,還是國內小獎,其實都沒啥區別。

    都特麼分蛋糕。

    張益謀的《英雄》得的是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作品獎,這個雖然號稱是銀熊,但其實不是常規獎項,含金量極低。

    難怪張益謀和李廉捷、梁超威、張蔓鬱、章子姨等人一個也沒留下來。

    製片人幫忙領的獎。

    估計早就知道獲獎沒啥希望了。

    通過郝運這幾天花蝴蝶似得各處找人練習口語,能夠覺察到大家對《英雄》的不以為然。

    大多數觀眾對導演的詩意全景表達敬意,認為聲光明亮、功夫場面和風景畫面奪人心魄。

    但是一些影評家批評張對歷史人物的展現不夠批判。

    他們覺得咱們的戰爭之王秦始皇不可能那麼偉光正,罵張益謀是個“權力的衛道士”,是“一個沒有原則的樂觀主義者”。

    郝運和不少人爭論過。

    他沒吵贏,但是也不服輸。

    只能說,吵架練習口語針不戳。

    今年新增的兩個銀熊獎項,“最佳電影音樂獎”頒給了塞內加爾的《布羅埃特太太》,“最佳藝術表現獎”頒給華夏導演李楊的《盲井》。

    這部電影的質量不錯,電影節主席考斯里克和論壇單元主席克里斯多夫當初都看中了它,並相當讚賞。

    而電影節上的華夏人對它的態度是分化的。

    有的人對電影中的一些刻意表示不贊同;而有的人則覺得它相當不錯。

    其實很多在國外拿獎的電影都是這樣,必須給人看黑暗面,讓人對華夏產生“誤解”。

    當然,這也是一件很難說清楚的事情,春晚的相聲小品倒是隻展現光亮面了,結果大家覺得它不夠諷刺,失去了針砭時弊的立場。

    手捧銀熊,李洋感謝了他的父親,因為是父親帶他第一次走進電影院;還感謝了他的母親:“父親死後,母親沒有被擊倒,把我們養育大。”

    結束了頒獎後,郝運在柏林買了點紀念品做回去的禮物,然後就回去了。

    坐在飛機上,感覺有些失落。

    柏林也就那麼回事,電影也並不多麼高大上。

    那種所謂的人性黑暗和社會批判,在郝運這裡得不到什麼共鳴。

    不過,國內對於柏林電影節的報道卻鋪天蓋地的襲來,不是因為十五部華語電影在柏林得到展映機會,而是每年都會大肆報道。

    郝運跑到網吧裡看新聞。

    最近這段時間,除了“周董成為米果《時代週刊》亞洲版的封面人物”、“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因病醫治無效而去世”、“國家男子足球隊在友誼賽中0-0戰平應屆世界盃冠軍巴西隊”,就只有柏林電影節算是新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