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筋 作品

第八十八章:大唐第一份報紙


  最早的報紙是漢代的邸報,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

  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是一種用於通報的公告性新聞。

  由於歷朝百姓識字率很低,邸報這種信息載體,只限於各氏族及各地方行政單位使用,而小老百姓只見過告示。

  可韓斌手上拿著的邸報,則是由進奏院編撰整理發行的,也是第一份面向大眾的報紙,只是價格有些貴,五文錢一份。

  裡面記錄著朝廷的政策,各地的大致民生、風俗,還有一些社會名人的文章,這種揚名的方式一推出,就倍受世家大族的追捧。

  邸報內用了一個小版塊,介紹韓斌發明活字印刷的前後經過,由其是那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人生追求,讓韓斌這個在文人中臭名昭彰的傢伙,獲得了極大的稱讚。

  “五文錢一份對百姓來說,還是太貴了。”宋璟覺得這個價格不太親民。

  “刊印一份的成本就將近七文,賣五文錢朝廷明顯虧本,要不是這些大儒自費出版文章,成本會更高,而且多數百姓不識字,買了也看不懂。”低頭看報,韓斌在尋找什麼。

  “嘿嘿!看來朝廷這次沒虧,老宋你看,李琮在上面刊登了廣告,是我們的白酒,看來可以漲價了。”

  在仔細看看,這廣告位的價格可不低,三寸見方就要每月三萬貫月供,下面還有好幾處空的版面,還明碼標價的寫著“等待進駐”。

  看來酒坊和造紙作坊要擴建了,這是。。。

  今年冬季很短,導致了很多農業上的問題,比如山東很有可能發生蝗災,西北地區也可能出現大面積乾旱。

  乾旱的問題不是很大,自從李憲帶走了一些韓家的建築骨幹,朝廷的小型灌溉建設就沒停過,了不起就是糧食減產,在不行就用點常平倉的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