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筋 作品

第七十五章:盧勁松討薪


  清查私田的工作告一段落,魏知古與眾朝臣之間的矛盾,也達到了頂峰。

  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姚崇與魏知古上演的官場鬥爭,最終以魏知古被貶而告終。

  被貶為工部尚書的魏知古,仍然打算發揮餘熱,為大唐的建設添磚加瓦。

  “朕貶謫你是為了讓你告老還鄉,避免朝臣的攻殲,畢竟清算私田傷害了太多人的利益。”面對魏知古李隆基道明瞭原由。

  “臣清楚陛下的良苦用心,也知道姚相為臣揹負了不白之冤,現已有傳言,臣被罷相是姚相進的讒言。”

  一旁的姚崇聽後沉默不語,世人只知姚崇與魏知古政見不合,其實並不知道兩人在官場上的默契。

  政見不合可,不代表私交不好,只是兩人都是君子,他們的感情淡如水,卻也深如海。

  許久,三人沒有說過一句話,都明白彼此的心思,能有一個為國為民不懼一切,甚至承受不公待遇的臣子,讓李隆基非常感動。

  “既然你意已決,朕也就不再勸,說說吧,朕欲提拔韓斌,兩位意下如何?”

  “此子才華橫溢,足智多謀可堪一用,可他對士子卻很反感,或者這種反感是對腐儒的,雖已成為大唐子爵,可骨子裡還是江湖人的那一套,如重用還需磨磨性子。”琇書網

  四民詩不必多說,紅薯地裡罵官的事,把士子謀晉的遮羞布扯下,一點面子都不給,得罪的人不比魏知古少,姚崇說的話還算中肯。

  “沒錯,可朝堂裡現在像一灘死水,已有些惡臭,注入些活水或許能調劑不少。”

  魏知古這番流水不腐的道理,皇帝非常明白,世家門閥雖已被武后弄地元氣大傷,可在朝中依然是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清查田畝時反應最激烈也是他們,所以魏知古沒少殺人,而不願離開朝堂的他,事後在面對這些人的報復時,顯得更像一個殉道者。

  從太宗皇帝開始,每次頒佈利國利民的聖旨,世家門閥就會阻撓,因為總會傷害到他們的利益。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