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筋 作品

第六十四章:父母在,不遠遊


  長安大明宮,天下第一人正在大發雷霆。

  “查!全都給朕查清楚,朕倒要看看是誰在資助叛逆,那些鹽商一個都別放過,為了一點私利連社稷安危都不顧!”

  領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比如人頭落地,高力士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喘。

  “元一,你手下的人越來越不中用,肖正太脫逃,朕也不想多說,畢竟他曾是悍將,可情報都探不出來,他們還有什麼用。”片刻後李隆基平淡的說著。

  長時間的相處,高力士非常清楚,皇帝表現的越平淡,就說明他越生氣。

  事實也的確如此,幾十名內衛圍殺肖正太卻讓他跑了,宋璟安排出內衛搜捕也沒個結果,要不是韓斌提點出經濟來源的事,內衛的臉丟的更大。

  “陛下,您看臣是否可以將韓斌收入內衛?”試探性的問,高力士不希望自己觸怒皇帝。

  李隆基批閱奏摺的手略有停頓,思索了一會又繼續自己的工作,似乎什麼都沒聽到,對於高力士來說,皇帝已經作出了回答。

  關於洛陽發生的所有事,都被宋璟寫成厚厚的奏摺,擺上了龍案。

  年初清查廟產時,一些吃虧的人不敢坑聲,畢竟是土地大戶和寺廟的私下勾當,見不得光。

  誰知道查完廟產,就開始清查官員私田,認為這就算徹底撕破臉,導致第一線的魏知古,清查工作乾的是舉步維艱。

  而文藝青年李隆基同志,為了一展自己的藝術修養,選樂工百人在梨園教學。

  也就是說,大唐第一所音樂學院在長安落成,而李隆基任院長,從那出來的藝術工作者謂之‘皇帝梨園子弟’,更是在東內設置宜春院,選取女樂工排練歌舞。

  正愁找不到理由罵人的百官,這下開心了,什麼帝王驕奢淫逸、不思進取乃亡國之道。

  有些說法把李隆基辦的梨園、宜春院,和紂王修建的鹿臺有的一比,“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

  直到李隆基

  下令毀去,韋后立於朱雀大街的石臺後,百官才沒了聲音,其中的用意是那塊石臺,是用於對韋后歌功頌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