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恩科北場


  科舉舞弊案是查清了,但這事卻不能昭告天下,不然,朝廷打的就是自己的臉。

  但事情還得繼續解決,之前讓劉三吾,張信等人二次審卷,再挑十名士子上榜,其實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劉三吾等人真的要挑選了十名北方士子上榜,他這個皇帝還真就為難了,同時也感到慶幸。

  朱雄英不是一個弒殺的君王,更不會動輒殺頭,杖斃臣子。

  他在給劉三吾等人一個機會,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可惜,他們沒把握住。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亦或者一根筋,不知變通,其實都不重要了。

  從他們挑中上榜的十名南方士子試卷交給皇帝時,這已經和科舉舞弊沒有任何關係了。

  作為大明帝國的君王,他要考慮整個江山社稷和天下人心的穩定。

  自南宋開始,南北開始分裂,形成對立局面,元朝滅亡南宋時,也多為北方漢人將領。

  再加上前元把人分為四等,南宋遺民的地位還低於北方漢人,這就更加造成了南北的矛盾。

  直到洪武大帝朱元璋驅除韃虜,收復失地,再造華夏,將分裂數百年的南北之地重回一統。

  漢人再也不是異族鐵騎下的怯憐口(奴隸),再也不受異族人的奴役。

  以後也沒有什麼南人,北人之稱,凡大明子民,統為漢人,都是炎黃子孫,漢家兒女。

  這是洪武大帝朱元璋一生之中最大的歷史功績,堪比祖龍一統六國,當真了不起。

  而這次的南北榜事件,看似只是一場科舉舞弊案,甚至還達不到舞弊的程度,但要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北方人心不穩,南北雙方再次對立的局面,從而為大明的滅亡留下巨大的隱患。

  這件事可比哪裡民變,有人造反嚴重多了。

  其實,這些問題,老爺子早在開國之初就看出來了,也進行了一系列融合的措施,比如,南人北官,北人南官的制度等。

  還有洪武初年以李善長,胡維庸為首的淮西黨,以劉伯溫,楊憲為首的浙東黨。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調查那個書院,也不是問罪殺人,而是儘快安撫北方人心,北方的地方官和御史送來的奏本已經快有兩大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