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解閣老


                 大明一直存在三種選官制度,第一種就是科舉制度,一場一場的考上來,最後殺進三甲,被授予各種官職,第二種是薦舉制度。

  洪武三年,大明進行第一次開科,後發現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寫文章還可以,卻辦不了什麼實事,到了洪武六年,朝廷直接下令暫停科舉制度,實行薦舉制,主要由地方官推薦人才給朝廷任用的制度。

  但不是有人舉薦就能當官的,還要進行考核,其考核的科目分為八個科目“聰明正直”、“賢良方正”、“孝悌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滿足其中之一就可以授予官職,而且還沒有年齡限制。

  劉三吾,韓宜可,王鈍,凌漢,方孝孺等人都是靠舉薦制度當的官。

  朝中那些老臣,重臣,沒有幾個是正兒八經靠科舉考上來的,大部分都是被各地官員舉薦入仕的。

  在這種制度下造成了很多庸才濫竽充數,朝廷發現弊端以後,改革了薦舉制度,重新分科,由“薦舉八科”改為“薦舉六科”。這六科分別為“經明行修”、“工習文詞”、“通曉書義”、“人品俊秀”、“練達治理”、“言有條理”。

  其候選人被分為“上、中、下”三等,滿足六科者為上等(可以做官),三科以上者為中等(可以做官),三科以下者為下等(備選或不予選用)。

  雖然“薦舉六科”比“薦舉八科”進步,提高了人才的質量,但是其亦有弊端,選才的標準,是根據地方官個人的喜好判斷。

  因此,在洪武十五年恢復了停止長達十年的科舉制度,同時,並沒有廢除薦舉制,而是科舉,薦舉制度並存。

  簡單的說,只要朝中那些內閣重臣,左右御史,六部尚書,侍郎,各地方大員等人想舉薦你當官,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楊士奇沒參加過科舉,他是被地方學府直接保送進翰林院,包括哪些公侯勳貴想提拔哪個士兵,那也是往五軍都督府送句話的事。

  第三種就是國子監的太學生,作為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的太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參加會試考中貢士之後,再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被授予官職。

  當然,國子監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去的,裡面的太學生主要分兩種,官生和民生,官生就是官宦,勳貴子弟,土司子弟,還有附屬國的學子,民生都是各地學府推薦上來的的優秀學子,名額稀少,一個縣才有一個,而且還要經過翰林院的考核才能進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