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一四八零(第2頁)


《不能說的秘密》海報下方,豆瓣評分的右側,直接出現了一個數字分數。



8.8/10。

分數,出來了!

“8.8分!?這麼快就100人評價了?”

楊蜜一聲尖叫,可許鑫卻趕緊往下拉,看到了留言板:

“哇!超好看!剛和對象一起看完,太好看了!”

“推薦,一遍看不夠,決定明天睡醒再去看一遍!”

“這幾年看過最好看的愛情電影,毫不誇張!”

“本來是衝著周杰侖去看的,但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看。難怪能在戛納獲獎!”

“看到這條評論的人,希望你能和你的路小雨廝守到老,不留遺憾!”

“友情提示:《戛納》是有魔咒的,通常獲獎片子哪怕再好看,票房成績都不會太高……所以請大家趕緊買票然後邀請你的他(她)去看吧!”

“一想到我和戛納的評委對這部片子都有同樣的看法,我就覺得驕傲!”

“剛回來,想了想,先踩個坑,一會更新長評!”

“十分!我心目中的十分!雖然我不喜歡楊蜜,但桂倫鎂真的好美啊!”

“兄弟姐妹們,聽說周杰侖在萬達廣場唱歌了?有人聽了嗎?有人有錄像嗎?可以留下郵箱私發我一份嗎!”

就是一個刷新的時間,幾十條評論呼啦一下冒了出來。

仨人擠在許鑫的筆記本電腦前,但又嫌看不清楚,楊蜜撒丫子就往臥室跑,而反應過來的許鑫看了看楊蜜,又看了看周杰侖……

“你,去拿你自己電腦看去~我家,我的電腦!”

“滾蛋!”

周杰侖終於硬氣了一回:

“我電腦在客廳,自己去看啦!”

然後……許二少爺連滾帶爬的跑向了客廳。

一個家。

三個人。

三間房……

當8.8分的評分隨著網頁再次刷新時,臥室裡傳來了一聲尖叫:

“啊!8.9啦!



今夜,似乎註定是個不眠之夜了。

……

“凌晨3點50,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回到電腦前寫個長評吧,反正明天也不上課。

《不能說的秘密》從出消息時,作為周杰侖的粉絲,我就一直期待著它什麼時候上映,趕緊去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心裡其實也是有些慌亂的。

因為,正是因為我是周杰侖的粉絲,所以我才清楚,周杰侖的演技……或者說,他的演戲方面的天賦,比起他最喜歡的歌手歌神張學友,差的不是一丁半點。

而作為一名上戲編導系的輔助指導員,我覺得至少在專業上面,我這個論調基本沒錯。

雖然他在《滿城盡帶黃金甲》裡貢獻出了進步足夠多的演技,但整體的演戲思路還是流於表面。

關於演技,相信上過演藝課或者是表演專業的人都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飢餓的演員,而不是表演飢餓的演員。”

所以,對於偶像的演技,我其實心裡是沒抱多大期望的。

直到我聽說了《秘密》入圍了戛納B類單元。

關於本屆戛納的看法,作為姑且算是電影行業從業者的角度,因為沒有看到全部片子,所以我無法做出一個詳細的評論。但本屆戛納那些已經上映,或者找得到資源的電影,我已經通通看了一遍,具體的評價以及相關內容,請移步這條連接(HTTP……)

好,我們言歸正傳,正因為不抱希望,也甚至周杰侖演技的片面性與表面形,所以當聽到他入圍戛納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我被這部電影欺騙了。

因為我堅定的認為周杰侖的演技絕對構不成摸到戛納的臺階(注意,這不是黑,而是事實),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周杰侖在這個片子裡出演了,但戲份絕對不會太多,甚至是以客串的方式出現在影片裡或者是預告片裡。否則,如果是他的主演,我想不通為什麼我的偶像的片子幹掉了不說那些奧斯卡、威尼斯、戛納、金熊的影帝影后吧……他竟然可以幹掉孫紅鐳、劉葉、舒淇他們演的《天堂口》。

畢竟,天堂口雖然國內還沒有上映,可它同樣入圍了午夜播放單元,得到了戛納的認可。

就起步而言,和《不能說的秘密》是一樣的。

而周杰侖能幹掉這麼多國內的影帝影后,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預告片上,他的演技依舊流於表面的很明顯。

所以,我曾經有段時間在貼吧裡提出過這個可能性,並痛斥宣傳方的無恥,拿我的偶像來欺騙消費者。

直到《秘密》戛納獲獎,並且在翻牆找到了戛納的網站上,我清晰的看到了主演“周杰侖”的名字。

這個想法不攻自破。

於是,又一個疑惑出現在我心中: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故事,能斬獲戛納……哪怕只是最佳處女作獎?

帶著這個疑惑與質疑,我和老婆排隊買了今晚的影票。

而在看完全程後,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以上我的論述依舊沒有錯。如果單單隻靠周杰侖,拿不到《戛納》的任何獎項。

這部片子之所以取得了現在這個成績,以及我在4點07分時,刷新了一下評分,《秘密》的評分已經突破了9.0分。

它之所以能拿到這個獎項的最大原因,在於導演。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導演。一個讓我這個沒有天賦只能敲敲鍵盤的人嫉妒到咬牙切齒的導演。

在這裡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什麼叫做鏡頭語言?

用書本上的話來講,鏡頭語言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通常可經由攝影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

而實際上,用曾經教導我的教授原話來講,雖然是在特定語情語境之下的定論,並且也有些不太合適講出來。但我覺得用在這裡剛剛好:

“鏡頭語言就是區分我這種蠢材與天才之間的分界線。”

我的導師把自己也涵蓋在了“蠢材”之中。

並且,有了一番非常具體的形容。

雖然時至今日我都覺得他的說法太過於極端以及有失偏頗,但看完了《秘密》後,我覺得用在這裡並不為過。

“鏡頭語言,就是所謂的“我的鏡頭會說話”。而這一行業裡一大半的人,都是站在入門者的角度,如同嬰兒一般在牙牙學語的階段,會學、會用,但卻無法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或者是“想說什麼話”、

我們明白、甚至擁有的基礎理論,甚至可能遠超於那些比我們境界高超的人。但偏偏,有的人,生來知之,從拍出來的第一部作品裡面,就已經又了一種“言之有物,暢所欲言”的能力。

誠然,或許後期隨著歲月的沉澱,我們這些笨鳥可以“開悟”,明白到底該怎麼說話。但自始至終,在那些“天才”面前,我們都只能仰視。同樣的鏡頭,我們用,只是來拍。可他們來用,卻可以被賦予不一樣的東西。”

這是我的導師的原話。

老實講,時至今日我都不理解,為什麼作為一名同樣是第五代導演的人,不說多成功,但也是盛名累累的老師,會在酒後流露出那樣一種羨慕與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