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377章 順流而下(七)(第2頁)

  等寇鬆起身離開,鮑德溫不快盯著已經關上的門看了十幾秒,這才轉過頭將寇松遞交的專家分析報告交給首相私人秘書,“伯納德,你把這個看完後給我講述一下。”

  內閣秘書長看著首相私人秘書,心中不免有些同情。那些專家們的看法往往互相矛盾,想把這些對立的觀點精準的描述清楚,並不容易。

  外交大臣寇松回到辦公室,不快的把文件扔在桌上,對自己的秘書命道:“把這些文件看完,再給我講述一下。”

  秘書立刻拿起文件看了起來,剛看完第一份的開頭,他就說道:“寇松閣下,這份報告是伯明翰大學的。”

  聽到伯明翰大學,寇松稍微愣了愣,就已經有了想法。一般來說,文件中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對方最想讓寇松看到的。而伯明翰大學正好是現任首相鮑德溫的母校。兩者聯繫起來,想不多想都難。

  就在寇松結果報告之時,秘書迅速的把其他幾份文件瀏覽了一下,就把文件在寇松面前一一擺開。寇松看到這些報告都是打字機打出來的,十分整齊。而伯明翰大學那份是手寫的,雖然寫報告的人文字非常優美,但上面塗塗改改的部分很多。兩相對比,更有內在含義。

  寇松不討厭這種手稿,與那些打字機打出來的文件相比,手稿更能體現出作者的思考過程,對於作者的思維能力也是一種深度瞭解。

  讀了一遍報告,寇松又把其他的經濟專家的報告看完,大概明白了鮑德溫首相的態度。來自伯明翰大學的報告是基於外交部派到中國的‘聯絡員’藍普生的一份報告。藍普生在報告中表示,他與何銳政府的商務部長莫里循長談後,決定相信莫里循對中國經濟政策的介紹。將其內容發給了唐寧街。

  寇松本人很想對經濟有深刻了解,不過他出身貴族,善於外交。但是在經濟方面的確比較弱。想到這些,寇松也有些沮喪。那些議員反對寇松當首相的理由不僅僅有寇松只擅長外交,不懂得國內經濟。喬治·寇松勳爵屬上議院議院,與首相之身份有所不符(這種考慮並不代表凡是貴族便不可任相);寇松勳爵具有貴族背景,但保守黨在當時卻正設法隱去其貴族色彩。都是拒絕寇松出任首相的理由。

  首發:塔-~讀小說。

  就為了這些理由,將一個學習並不好,伯明翰大學畢業的鮑德溫選上去,讓寇松感覺非常不公平。但是現在看,真正給鮑德溫加分的很可能是這傢伙一直在經濟部門混,的確比寇松更懂經濟。

  不管怎麼說,寇松已經明白了鮑德溫的態度。現在放在寇松面前的只剩下兩條路,一條是按照首相的思路去做,另一條是和首相硬頂,然後被首相免職。寇松毫不遲疑的選擇了第一條,為了這麼一件破事就和學渣鮑德溫在政治上同歸於盡,精英學霸寇松爵士覺得很不值得。

  於是新方案交了上去並且得到通過,很快,2月20日,英國在華聯絡員藍普生乘坐的汽車停在了鐵獅子衚衕外。就見這裡的工作人員正在搬運著文件資料,看著像是要搬家的樣子。

  藍普生知道要遷都的事情,想到在地圖上看到的新首都的位置,朗普生就對中國的廣袤感到有些莫名的不快。從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英國對於如何攻入現在的京城已經熟門熟路。然而中國新的首都地處中國的中央,從海上登陸後還得上千公里才能抵達。想靠戰爭讓中國屈服,難度增加了太多太多。

  不過這些屬於狂想的衝動念頭很快就被拋到一邊,藍普生面對了當前的現實,準備與掌握了數百萬陸軍的中國統治者何銳進行一次相當危險的交流。

  何銳在一間會客室內接見了藍普生,見面後,藍普生送上了一份《西貢四國聯合聲明》。何銳打開看起來,四國分別用四國語言寫成,何銳並非英文專業,對立面不少單次並不清晰。不過結合了日文對照就看的明明白白。

  藍普生見何銳不僅沒生氣,反倒被被逗樂了。這並非是裝出來的,而是真正被逗樂了,心中不免生出些受到侮辱的感覺。但藍普生知道何銳為什麼會發笑,也知道何銳笑了就笑了,只能緊閉著嘴唇,一言不發。

  何銳的確被逗樂了。這個時代的帝國主義外交就是這麼赤裸裸,‘……何銳政府以不法暴力手段改變國際秩序,撕毀國際條約,是對和平與正義的巨大威脅……’

  如果滿清或者北洋政府看到這樣的評價,大概膽都會被嚇破。因為這樣的文件後面就要宣佈進行軍事打擊。但這篇《西貢四國聯合聲明》後面卻沒有。看得出,英國佬很能面對現實,並沒有出頭的意思。

  帶著愉悅的心情,何銳把文件撂在面前的桌上,此時兩杯清茶送到了桌上。這次何銳著實懶得用紅茶招待外國佬,何銳自己喝什麼,外國佬跟著喝什麼就好。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藍普生覺得何銳這個35歲權力者會因為看到威脅而憤怒,然而等了一陣,就見何銳心情愉快,神色放鬆。心中著實有些訝異。他放下喝了大半的清香花茶,決定試探一下何銳,“閣下,在歐洲看來,中國是一個充滿了侵略性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