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165章 工業國的戰爭(五)(第2頁)


電報裡面自然不會講述理由,陸徵祥很清楚段祺瑞現在只怕是覺得何銳還是要利用這次會面搞鬼。在北洋乃是全中國,擁有最大地盤,掌握最大實力的正是何銳。而且何銳本人又是根正苗紅的北洋新派人物。完全有爭奪大總統的資格。陸徵祥這次來之前,段祺瑞就非常的不高興。

畢竟現在的大總統是徐世昌,徐世昌自己雖然沒有軍隊,卻有很高的聲望。而且事關山東問題,又是外交領域。才不得不勉強不反對。

段祺瑞此時催促陸徵祥回去,很大可能是因為段祺瑞認為何銳要藉機做些什麼。現在何銳的話也證明了,何銳這奉系首領對於中央的態度是如何的輕蔑。

陸徵祥本以為何銳會和其他大帥一樣威逼利誘,沒想到何銳見陸徵祥不吭聲,只是笑笑,就大步離開。這反應的確讓陸徵祥獲得了暫時的自由,同時也讓陸徵祥感受到了更強烈的不安。原本陸徵祥還不確定是不是立刻走人,此時覺得還是走為上策。

也不遲疑,陸徵祥對外交部的工作人員命道:“給段總長回電,我們立刻啟程。”

派出了人去,陸徵祥轉身回到會議室,就見發言的已經換成了何銳這邊的哈佛大學法學博士趙天麟。趙博士穿得是東北文官制服,正在針對顧維鈞提出的應對方案進行調整。

即便已經決定儘快走人,陸徵祥依舊認真的聽著法學博士趙天麟的發言。與顧維鈞不涉及國際法的‘實力原則’不同,趙天麟的贊同了顧維鈞的大部分看法,卻明確的提出了他的看法,“針對日本行動,不能用承認的態度。而是要以揭露日本意圖挑起軍事衝突為方向!”

只是這一句話就讓陸徵祥覺得有些肝顫。民國外交部裡面還是有些人才的,趙天麟所說的這些有人提出過,但是被陸徵祥給否定了。

否定‘日本試圖挑起軍事衝突’的目的並非因為這個觀點錯了,恰恰是因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所以才被否定。陸徵祥決不接受日本的軍事行動繼續擴大,如果外交行動導致日本對中國宣戰,只會生靈塗炭,國家遭遇浩劫!

趙天麟並非是外交部的人,甚至完全不受北洋中央政府管轄。倒不是因為趙天麟自己有多大能耐,而是他追隨的何銳本就是個半獨立政權。所以趙天麟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講下去,“如果諸位參加巴黎和會的時候,想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為中國獲取利益,我不建議使用含糊不清的說辭。諸位有沒有考慮過,未來國際秩序會是由誰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