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玉貓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賜姓劉,名邦

淳于越對扶蘇的教導,一直以來,都是以儒家的‘仁義禮樂’為本。

 而這四點,又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本。

 在春秋戰國的儒家思潮中,大部分人都認為,如果一個國家,人人守禮,處處以禮辦事,就不會再有霍亂。

 也是在這種宣揚下,才會有‘子路結纓正冠而亡’的故事。

 如今,扶蘇想讓蘇明哲去做一郡之首,淳于越就讓他先去稟報始皇帝,這也是禮的一種。

 畢竟,封官,屬於君權。

 公子扶蘇目前只是少府卿而已,哪怕他再怎麼受始皇帝寵,也不能把官職私相授受。

 否則,就是越禮僭越。

 這種情況,在儒家眼裡,屬於大忌。

 被淳于越提醒後,公子扶蘇連忙懺愧地拜謝老師提醒。

 “去吧!”

 淳于越知道,自己這個弟子最是守禮,今天完全是情緒激動,一時心神失守,這才犯了錯。

 扶蘇告辭淳于越後,坐車來到甘泉宮。

 原咸陽王宮在渭水以北。

 不過,自從秦惠文王在渭水以南,開始建造章臺宮,秦國的大王們就習慣住在渭水以南了。

 在消滅六國後,始皇帝選擇則渭水以南甘泉宮旁邊建造大型宮殿群——阿房宮,用來安置從六國搶回來的各國妃嬪、公主、美人。

 由於阿房宮宮殿群規模宏大,一時半會也建不好。

 有些等不及的始皇帝,暫時就居住在阿房宮旁邊的甘泉宮。

 扶蘇來到甘泉宮宮門求見,始皇帝自然應允。

 禮畢。

 扶蘇講明瞭自己來意,表示要給門客蘇明哲求取一個郡守的職位。

 始皇帝最近十來年,夜夜春宵,早就熬垮了身子,平日裡思考問題,都開始遲鈍起來。

 不過,涉及到君權,始皇帝還是精神一震,問道:

 “這蘇頌是什麼人?竟然值得蘇兒你親自為他求取官職?”

 “父皇,這蘇先生是一個文武全才,不僅武能安邦,而且還文能定國!”

 扶蘇也不隱瞞,就把蘇頌辦的事情講了一遍,又把蒙恬和孟義兩人向自己推薦,自己把他招到咸陽後的始末講了一遍。

 始皇帝聽後,頓時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