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玉貓 作品

第九百九十九章 三代之內,永不錄用

大宋的官員,特別喜歡罷官辭職!

 這種罷官辭職行為,和現代香江社團中,古惑仔們去赤柱監獄進修類似。

 似乎,只有罷官辭職一次,才能養望。

 只有辭職在家休息,才能表達自己出來當官,是為了黎民百姓,是為了江山社稷,而不是功名利祿。

 說起來,養望的大臣裡面,有不少佼佼者,放在後世,都是名留青史的人物。

 比如說,王安石、司馬光、包拯三人!

 其中包拯,二十八歲考上進士,三十八歲才出來當官。

 他的理由,就是‘父母在,不遠遊’,為了贍養父母,他寧願不出來當官。

 幾年後,包拯父母離世,他又給父母守孝。

 等孝期滿了,包拯雖然還沒出來當一天官,卻已經通過養望十年,而名震天下。

 司馬光則是用‘著書’的理由,躲在洛陽養望十多年,通過一本《資治通鑑》,讓他成為了‘赤黨魁首’。

 如果說,包拯是用‘孝’養望、司馬光是用‘書’養望,還算理由正當!

 那麼王安石的養望方法,就有點令人不齒了。

 在宋仁宗、宋英宗兩朝,朝堂多次對他‘徵辟’。

 可是,王安石用了各種理由推辭不出,足足養望了二十多年,等宋神宗登基,這才出山。

 而他一出手,就是轟動天下的‘王安石變法’。

 正是因為有包拯、司馬光、王安石這樣的例子在前,現在大宋的官員動不動就找理由辭職,回家養望。

 對於這種動不動就跑路的行為,蘇明哲這位大宋新上任的‘Ceo’,特別反感!

 畢竟,在蘇明哲看來,這些人就是藉著辭職回家養望,來對抗自己弄出來的‘京察和大計’。

 對於這些給自己難堪的官員,蘇明哲也沒慣著他們的意思。

 只要是辭職不幹的人,蘇明哲命令他們的上司出面,挽留三次。

 三次過後,依舊堅持辭職的官員,就任由其離開。

 一時間,天下罷官辭職回家的人,多如牛毛。

 蘇明哲卻在這些官員罷官之後,就悄悄讓吏部記下了這些官員名字,並且讓人記下一句話:

 “在朕這一朝,除了丁憂回家的官員,其他辭官之人,一律永不錄用!”

 “並且,他們子孫三代,都不得錄用!”

 蘇明哲的話,雖然是對著吏部尚書說的。

 但是第二天,開封城裡的文武百官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