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六隻魚 作品

第三十九章 引以為戒


                 安排許三帶著人手去保護老太太和明蘭南下宥陽,只是一個插曲。

  把人派出去,盛長柏也就放了心。

  不管是強盜還是賊兵,目的都只是為了發財。

  謀害一個老太太和一個半大丫頭,並不能給這些人增加什麼利益。

  幾十號人保護一個商隊都足夠,只是保護兩個人不太可能出什麼紕漏。

  最不濟的情況,就是捨去一些財貨,盛家還損失的起。

  因為都是從來生活富足的原因,在盛家除了林檎霜,也沒什麼捨命不捨財的人。

  盛長柏接下來忙的還是種田的事,在封建社會,也沒有比種田更根本的事。

  把田給種好,封建社會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大半。

  到了夏播的時候,盛長柏還是忙活官員最重要的事勸農耕桑。

  「明公,這份開荒令你覺得怎麼樣?」

  有了計劃之後,盛長柏又來了州衙找黃知州。

  州衙往下籤署的文件,需要知州和通判,兩個人都蓋上大印,才算是生效。

  還是沒有通判掣肘的知州,才能真正的掌握一州。

  「鼓勵墾荒,三年免稅,三年半稅,是比以往墾荒的力度更大,但我上任以來,也發佈過墾荒令,但成效都沒有很好。」

  正常的官員,都知道支持墾荒,增加田畝的好處。

  黃知州也做了十幾年的官,有這個基本操作並不奇怪。

  「明公,這段時間,我到鄉間走訪了一下,百姓對開荒的顧慮,還是擔心開荒好的田地,好不容易變成熟地,被地主大戶給強佔,辦理田契的時候被胥吏刁難,只要能把這兩點保證好,百姓開荒的熱情自然會提升上來。」

  政策大部分都是好政策,只是因為政策是人在執行,所以才會一直出各種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監管,想要靠著單純的制度,保證政策能完美執行,那明顯的不現實。

  所以老百姓的日子能過的怎麼樣,就和父母官,願意不願意,能不能管好吏員有很大關係。

  沒治理能力的官員,其實也不需要做太多的干涉,只要管理的吏員,減少對百姓的盤剝。

  百姓自己就可以把日子過的很好,無為而治也是一個方法。

  所以一些‘文青,雖然沒有什麼政務能力,但是道德水平夠高,能不擾民。

  整天的吃吃喝喝,遊山玩水,自顧自的玩樂,就會被百姓稱為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