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六隻魚 作品

第九十章 屁股決定腦袋


“我不是說讓你賣東西,我是說讓你用自己的能力賺錢,明白了沒有?”

“沒明白,我一輩子沒有工作過,哪有什麼賺錢的能力!”

大舅子還是謙虛了一點,當年還是嘗試過接手家裡的綢緞莊,工作過一段時間的。

大舅子經營能力天負,這段大舅子的黑歷史,範金有還是聽陳雪茹說過的。

“不,你有。”

範金有堅定的對著大舅子說道。

“我有什麼賺錢能力?”

陳雪峰掛著一副懵逼的表情問道,可能是自己也奇怪,自己竟然還能有賺錢的能力。

“你想想你現在整天都在做什麼,就可以用什麼來賺錢。”

“在街上亂逛能賺錢啊?”

“在街上亂逛賺不到錢,但是你在文物商店的門口‘追大框’,可不能說沒有賺錢的機會。”

所謂的‘追大框’,還是要提一下改革開放,因為放開了市場,農村的農民也開始活躍起來,機會來了,總是不缺少一些聰明人,可以看到一些稀有的商機。

有一些人進城多的農村人,就發現了,在農村一些不值錢的老舊瓶瓶罐罐,破爛傢俱,可以在城裡的文物商店一件賣上幾塊錢,十幾塊錢。

所以在京城周邊的縣裡,甚至是河北的農村,就多了一批農民,在十里八鄉的村民家裡,收購一下破舊,大多是一些瓷器,騎著自行車,駝上兩個大框,運到城裡的文物商店來販賣。

進城賣文物和買菜的農民都一樣,都是夜裡趕路,天不亮就來到城裡,商店還沒有開門,就都擠在了商店門口排隊。

有了這一批人,自然就自發的出現了,許多喜歡古玩的城裡人,也聚到了商店門口,和這些農民搭訕,閒聊。

而商店收購的價格,大多不高,幾塊,十幾塊一件,稍有瑕疵還拒絕收購。

這些人和商店價格談不攏,或者有瑕疵商店拒絕收購,就給了這些伺機而動的城裡人機會,趁機上去和人攀談,買下自己看上的物件,這些城裡人的行為就被說成了‘追大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