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鳳棲之地(第2頁)

  蒲圻磯與鳳山監中間有條陸水河,鳳山監與蒲圻洲中間有條玉帶河。

  繞著鳳山監的陸水河和玉帶河,均通往長江,許多往來的船隻就駛進內河,方便補給。

  我們走在鳳山監城裡,發現到了這裡,民風與前邊經過的古鎮,大不相同。

  來來往往的除了商人外,更多是漁民和魚販,本地居民也多以漁為業,甚至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魚的味道。

  路上行人衣著樸素,行路匆忙,少有在街邊站立閒話之人。

  這種情況,一直延至清代。

  清代當地縣令張其維在其《陸溪口》一詩中,寫道:

  比屋萬家煙,魚鹽滿市廛。

  可見清代時,鳳山監的居民人數已經有很多了,街市上多是以販魚和鹽為主業。

  蒲圻之東北面與嘉魚縣連接。

  傳說某皇帝來了嘉魚縣,吃過當地的魚後,連說:嘉魚、佳魚也!

  鳳山監既為漁業監課之地,蒲圻自然也盛產佳魚。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蒲圻多魚,當地人自然把吃魚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像我們剛才下午吃的飯,單是魚的菜式,就有幾樣。

  第一道菜是肉糕。

  聽老闆說,肉糕是湖北咸寧一道名菜,宴席第一道菜必先上肉糕,本地人對它獨有情鍾,喜愛的程度甚至有“無糕不成席”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