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繞行義城(第2頁)

  我們上車坐好後,我對蕭遙劍說:義莊是某一家族用於家族慈善活動的一個組織。

  蕭遙劍問:一個放棺材的地方是怎樣做慈善的?

  我說:軒哥剛才講得太簡短了。義字是“道義”的意思;它就是專為救急扶危而建立。宋朝時的范仲淹就建了一個在後世也很著名的範氏義莊。

  蕭遙劍說:是寫了《岳陽樓記》的范仲淹麼?

  我說:對!就是他!

  蕭遙劍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個我知道。

  我說:是啊!范仲淹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他將他的憂國憂民的理念付諸實踐,其中一項就是建立了範氏義莊。

  蕭遙劍和其他幾個同車的凌家子弟異口同聲地問:範氏義莊怎樣救急扶危?

  我說:范仲淹在第三次被貶回原籍後,就捐助田地1000畝,建立了義莊;范仲淹為義莊訂立章程,規範義莊的運作模式;義莊的田地用較低的租金,租給同宗的貧窮族人耕種;收到的租金和糧食,又用於贍養族中貧窮的成員和養老扶幼;義莊的錢財來源,既有義莊田地的出租運營收入,也有族中富有族人的不時捐贈;義莊在管轄的田地裡,選取地方,建學校、公田、祠堂等公用設施,直接讓族人得益。

  幾個凌家子弟聽了後,就對凌軒說:軒哥,我們將來家族也設立一個淩氏義莊。

  我翻了幾下白眼說:我們才不要設立義莊呢!

  蕭遙劍問:你剛才講義莊如此這般的救急扶危,為什麼又不建議設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