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琳琅奇屋(第2頁)

  在現代時的課堂上,老道長即遊教授曾與我們學生討論說,四川有歷史記載的地震,兩千年間有近400多次,不過古時候不能知道地震的震級,所以史書僅形容劇烈的慘狀,沒有清楚記錄地震的級別。

  四川有歷史記錄具體地震級數的地震,自1933年7.5級茂縣的疊溪地震計起,共發生5級以上大地震32起,其中6級以上地震13起,7級以上地震4起。

  根據史料統計,四川地震發生頻率也位居全國第五位,屬於地震發生較頻繁地區。

  四川地震有個特點,就是第一次發生後,可能接下來還會有許多次連續震,這種叫震群型地震。

  例如1933年茂縣疊溪發生過一次地震,在1936年茂縣又發生一次地震,在1940年距茂縣40公里的汶川發生了地震。

  1976年8月,在四川松潘、平武間,先後發生7.2級、6.7級和7.2級三次地震,三次地震經緯度極為接近,這都是屬於震群型地震。

  四川最近的一百年間,最大的地震當屬2008年發生在四川汶川里氏八級大地震,汶川八級地震發生時,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

  2008年汶川八級地震造成死亡人數達7萬多人,37萬人受傷,18000人失蹤,無數的建築物倒塌,汶川地震的慘狀可以稱得上是人間地獄。

  丁氏莊園也是因為在汶川八級強震中,屹立不倒,引起人們的注意,從而得到專家們的專題研究。

  丁氏莊園建成的時間是1922年的民國,跟我們凌家族人所在的明代洪武年間,有近五百多年的距離,但是丁氏族人入川的經歷與我們凌家族人入滇的經歷相似,而且同是前往地震常發之地。

  老道長是想用這個真實的例子,告訴凌家族人,在雲南這種常發生地震的地方,修建住房,應該仿效這座莊園的建造。

  老道長繼續說:

  這座丁氏莊園位於四川省儀隴縣的琳琅村,被當地人稱作琳琅奇屋。

  丁氏莊園在那場八級大地震中,不但牆無裂痕,片瓦也沒掉下來。

  丁氏莊園不但地震不會傷及它,連平常的自然災害,對丁氏莊園也沒什麼影響。

  丁氏莊園所在的儀隴縣,歷史上不是降雨過多造成洪澇就是天不下雨鬧旱災,讓當地人苦不堪言,但是丁氏莊園不但洪澇不會影響到它的安全,連乾旱也與之無關!

  丁氏莊園旁邊的水井,常年水量充足,自丁氏族人入川到此開井起,三百多年,從未乾枯過,你說奇不奇怪?

  當地人說,琳琅奇屋的神奇是因為受到兩座大山的護佑。

  這兩座大山就是琳琅村裡丁氏莊園背靠著的轎頂山,以及轎頂山東北方向的琳琅山。

  轎頂山的山形像一頂轎子,又像一頂官帽,所以又叫作官帽山。

  琳琅山的山脈就像一個五角星,延伸向五個方向,所以又叫作五龍山。

  當地人說,丁氏莊園是建在風水寶地上,轎頂山讓丁氏族人做任何事都亨通發達,五龍山更是祥瑞,五龍戲水,又怎會缺水?

  事實上,兩座山匯聚下來的地下水,剛好到了丁氏莊園水井位置,不澇也不枯、不多也不少,常年充足。

  而丁氏莊園能在四川諸多地震中倖存下來,是因為它在建築設計時,經過避震處理。

  丁氏莊園坐北向南,一樓一底,整座莊園為土木混合承重層樓式群體建築,由一大二小三個天井,呈“一”字排列的三個院落和東面三層樓的碉樓組成。

  丁氏莊園正脊高約15米,大中小三套四合院緊銜相依,正中主院最大,左院次之,右院最小。

  莊園由石、土、木三種原料構建成的。

  四合院的柱、檁、枋、椽等木材用料,均選伐自琳琅山上的楠柏之木,內花園四周共有庭柱14根,直徑均在0.5米以上,通高10米,比普通的大一倍,每根庭柱上都有木刻龍頭,栩栩如生。

  人們發現,莊園用作庭柱的14根楠柏之木,都是整木,中間沒有人工連接之處。

  整座莊園沒有一釘一鉚,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縱橫交錯,相互連結,完整而堅固。

  莊園地面的石材也特別考究,專選質地堅硬、細密的青灰色石材,最長的有3.8米,最短的也有2.8米,最高90釐米,寬4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