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 作品

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2頁)

    “當所有人,都已經對這些律法視若無睹的時候。”

    “這個天下,哪裡還有什麼秩序可言?”

    朱元璋微微嘆息:“這些話其實七五也曾經跟咱說過,只是當時沒有說的這麼詳細罷了。”

    “劉基,你起來吧。”

    “你說的沒錯,七五也說的沒錯。”

    “這些律法,不能光制定出來,就放在那裡不管不顧了。”

    “就算是咱,也同樣應該遵守這些律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其他人,不敢有半分都逾越。”

    正在感慨的朱元璋跟劉基兩個人,恐怕都想不到。

    朱瀚之所以提起這個,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後期的大明。

    任何律法制度,都完全沒有人遵守。

    甚至許多達官顯貴,以及各地豪商。

    全國上上下下,甚至都逾製為榮。

    逾制可不是什麼小罪。

    如果在這個時代,被老朱發現有人敢這麼做。

    不誅他九族,都屬於太陽打西邊出來,讓老朱沒睡醒腦子糊塗了。

    可是到了幾百年後,連這種挑戰皇權的行為,都已經沒有人管束了。

    那麼法律除了對那些老老實實的普通人有作用,其它階層的人,真的會把大明律放在心裡麼?

    不用想都知道,絕對不可能。

    劉基,或者說是朱瀚的話,終於還是說服了朱元璋。

    老朱決定,不再擅自插手這件事,而是交給燕京這邊的衙門自行解決。

    這個小插曲過後,朱元璋對於燕京這邊的政務,提出的意見少了很多。

    因為老朱這次是徹底發現,自己以往的執政經驗,在燕京這邊根本就沒有用。

    說不定,還會因此鬧出笑話。

    所以,還不如交給劉基自己來處理呢。

    畢竟,燕京現在的發展情況已經證明了,劉基的能力放眼整個大明朝,也是最為頂尖的那一批。

    當然了,這是要把朱瀚排除在外的情況下。

    自家弟弟的能力,放眼古今絕對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

    一直到晚上回到劉基的府邸,朱元璋都沒有見到劉崧。

    按照劉基所說,劉崧要管的事,其實比他要多的多。

    基本上,每天都要多加一個時辰的班。

    在說這些的時候,劉基雖然滿臉敬佩義正言辭。

    不過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心虛的。

    畢竟,劉崧原本其實並不需要做這麼多的事。

    這裡面很多,都是他為了分劉崧的權,主動讓給劉崧的。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劉崧要做的事情更多,權利似乎是更大。

    可實際上,對於一個衙門來說,最為重要的財政大權,卻是牢牢的把控在他的手中。

    劉崧雖然忙碌,實際上處理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既然劉崧為我大明如此盡心竭力,咱也就不去打擾他了。”朱元璋似笑非笑,話裡似乎意有所指。

    老朱能夠降服這些人,自然也有著他自己的手段。

    劉基也好,李善長鬍惟庸也罷。

    哪怕是在沒有朱瀚的歷史上,他們這些人其實也是被朱元璋隨便擺弄的倒黴蛋。

    否則的話,胡惟庸要是真的那麼厲害,怎麼可能老朱一句話,滿朝黨羽全部伏誅?

    換成其他朝代地皇帝,如果幹跟老朱一樣,對官員大開殺戒的話。

    用不了多久,整個朝堂就會徹底亂起來。

    之後就是天下動盪戰亂四起,天地傾覆也只在旦夕之間。

    隋朝二世而亡,可就有著這些士大夫背後的家族,在推波助瀾的結果啊。

    正因如此,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想不到劉基的那點小心思。

    不過,老朱並沒有點破這種事。

    因為在朱瀚不在的情況下,燕京現在的局面,正是朱元璋最想看到的。

    一個有威望的正直大臣,作為一個吉祥物擺在明面上。

    劉基這種有能力的官員,自然就可以放手去做事了。

    不管弄出了什麼簍子,以劉崧的威望,基本上都能鎮得住。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正因為劉崧這根定海神針在。

    也讓劉基他們這些人,不敢真的肆無忌憚隨便胡來。

    雙方之間,達到了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