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書 作品

第231章君子不求人(第2頁)

  “假如我越過他們,直接向聖上稟告,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我想也沒什麼效果。”

  楊明露出諷刺的表情道:“就算聖上相信了,下了防災的命令,朝中大臣也未必會相信,就算他們相信了,也不見得會勞心勞力地準備。”

  他這番話像是繞口令似的,但宋均卻聽懂了他的意思。

  關鍵不在於誰信與不信,在於誰看重那些平頭百姓的賤命?

  大興的官場,跟清明、清正、清廉這三個詞,可遠遠搭不上邊。

  如果他們現在報上去,不管他們信不信,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連聖上都不信,自然無從說起。

  第二,聖上信了,百官不信,繼而陽奉陰違,打著防災救災的旗號大肆斂財。

  然後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在家裡堆滿炭火、食物,若是真有雪災,他們也能高枕無憂,死傷幾個賤民,大不了是推幾個替死鬼出去頂罪罷了。

  宋均沉默了一會,猶豫道:“那不然,某再去求一求秦相爺。”

  他說出這句話時,一股可悲的情緒油然而生。

  有什麼事,求聖上沒用,求秦相爺,反倒是有求必應,無所不能。

  就像上次楊明入獄的事情一樣,他到處求救,處處受阻,最後鋌而走險去見了一面秦相爺。

  秦相爺一句話,便再也沒人敢攔他。

  “這倒也不必。”

  楊明還是搖頭。

  楊山的遺書裡提過,他與秦獻忠並沒有翻臉,二人只因政見不合,分道揚鑣,楊家落難一事,並非出自秦獻忠的手筆。

  他相信楊山的話,因為的的確確到目前為止,秦獻忠還沒有主動害過他,頂多是放任宋宏害他,坐視不理罷了。

  所以這同樣證明了另一點,秦獻忠不想和他有太大瓜葛。

  上次投毒案的事情幫他,也許只是看在當年那一點點情分上。

  不管怎麼樣,楊明沒打算去求秦獻忠。

  “既不稟告聖上,又不去求秦相,先生意欲如何?”

  總不可能是去求宋宏吧。

  宋均十分費解。

  朝中大致上只有這三方勢力,秦相所在的白黨,宋宏代表的赤黨,以及堅決擁護皇權,對其他事情一概不理的清流黨派。

  總得向其中一方求助,才能調動朝廷的力量囤積物資、防範雪災。

  “我們誰也不求,我們靠自己。”

  楊明斬釘截鐵地說罷,將自己的計劃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