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月圓之夜(第3頁)

  劉琦會意點頭,對史阿吩咐道:“張公有君子氣度,不計前嫌而來,我做晚輩的豈能失禮?速請到館舍,我送客便來。”

  當下便將劉基送出門外,眾人各去準備,等候中秋大宴,一舉解開江東之謎。

  ……

  江南雲波詭譎之時,北方也在連年鏖戰後稍微得以喘息,與此同時,曹操大敗鮮卑、破滅肅慎的捷報送至鄴城,為曹軍上下又打了一針強心劑。

  曹營文武聽聞曹操不久將班師回朝,不禁人心歡悅,眾官皆獻策曹丕,以曹操北征之功,稟報天子升賞,勸天子進爵魏王。

  唯有尚書崔琰極力反對,力言不可,曹操討滅異族,本為萬世功勳,一旦進位,便有僭越之嫌,反倒弄巧成拙。

  “老兒欲陷吾不忠不孝乎?”曹丕大怒,欲將其下獄,卻又忌憚崔氏在河北威望,將其罷黜回鄉。

  濟陰人魏諷乃崔氏門生,為其送行,崔琰慨然道:“天道昭昭,人心不古,吾觀曹丕之心,天下皆知矣!”

  魏諷勸道:“先生天性堅剛,雖無虧卻難徒惹災禍,此非亂世之道也!儘管放心前去,吾自有計策對之。”

  次日曹丕奏報天子曹操鎮邊之功,遠可追衛、霍,近可比班、馬,當宣詔天下,萬民歌頌。

  群臣也表奏獻帝,盛讚魏公曹操功德,極天際地,雖伊、周莫及,宜進爵為王。

  獻帝哪敢有半分遲疑,心中念著劉琦之名,無奈命陳琳草詔,冊立曹操為魏王,賜冕十二旒,乘金銀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

  曹丕有守土之功,又奏立曹操,身為長子,名正言順成為魏王世子,代掌魏國之事,傳令於邯鄲蓋魏王宮,待曹操班師回朝,便可於宮中理事。

  眾官員各有升賞,遂定於中秋日大宴銅雀臺,月圓之夜遙賀曹操北征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