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橫行海岱(第2頁)

  司馬懿此時也來到陣前,見臧霸竟與一名少年殺得難分難解,不禁蹙眉道:“江東又出英傑矣!”

  吳敦滿頭大汗,咬牙道:“這小子有些本事,但他絕非我大哥對手,必死無疑。”

  司馬懿再想當下的曹營陣中,不由心中暗歎,自南陽一戰大敗後,曹軍中人才便日漸凋零,幾員成名老將屢被劉琦擒拿羞辱,年輕一輩難堪大用,局面如日薄西山。

  反觀孫劉兩家,劉琦舉賢任能,蒸蒸日上自不必說,江東也不乏後起之秀,呂蒙文武俱全,淩統英銳驍勇,先前交手的朱桓、朱然等小將,也個個實力不俗。

  思索之間,兩人已戰三十餘合,呂蒙見臧霸刀法沉穩老辣,擔心淩統有失,鳴金收兵。

  臧霸追至護城河邊,被吳軍亂箭射退,只好先回本陣,將人馬分散紮營,準備圍攻郯縣。

  孫觀之弟孫康帶人將孫觀屍首搶回,跪在面前,大哭道:“淩統殺我兄長,請將軍報仇,取其人頭為我大哥祭奠。”

  臧霸扶起孫康,嘆道:“此子確實有些本事,不過你放心,孫觀亦吾兄弟,此仇必報!”

  吳敦幾人也都揚言報仇,紛紛請令連夜圍攻郯縣,破城後將淩統碎屍萬段。

  司馬懿勸道:“將軍節哀,呂蒙、淩統皆江東精銳,吳軍銳氣正盛,天色將晚,此時攻城得不償失。”

  孫康大怒道:“死的不是你兄弟,淨說些風涼話。”

  “不得無禮!”臧霸臉色陰沉,攔住孫康,向司馬懿抱拳道:“軍師,某自泰山聚眾對抗賊軍以來,正是以義氣為先,方得眾兄弟追隨左右,若不能為兄弟報仇,如何服眾?”

  參軍尹禮也道:“吳軍奇襲郯縣,不過三五千人,來時倉促,準備不足。如今我軍足有兩萬,數倍於敵,不分晝夜輪番攻打,吳軍必定支撐不住,明日便可破城報仇。”

  吳敦陣前受辱,正覺面上無光,握拳大吼道:“對,踏破郯縣,報仇雪恨!”

  後面一群泰山軍將領紛紛響應,個個揮舞兵器叫嚷,要為孫觀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