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入主益州(第2頁)

  譙周言道:“主公所言極是,今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忠臣良將莫不思竭盡力,肝腦塗地。幸有劉伯瑋英才挺出,聚眾英豪,率先抗賊,以除國難,主公以大局為重,同宗齊心,上可報國家,下不負先人,必將名垂竹帛,彪炳千載。”

  劉璋言道:“先生言之有理,如此就請先生往雒城,請劉琦入成都,如何?”

  譙周欣然領命:“主公委用,吾萬死不辭,二公子闡為人恭順,有仁愛之風,可代使君同往,以表誠意。”

  劉璋遂遣次子劉闡與譙周前往雒城,請劉琦入蜀,同時命蜀郡太守許靖往犍為迎接劉磐,犒勞荊州兵馬,解除境內危機。

  次日劉琦領兵到成都,劉璋率領文武出迎,將印綬、佩劍奉上,讓出益州牧之職。

  劉琦施禮道:“非是我喧賓奪主,不行仁義,奈何曹賊勢大,孫權覬覦,僅以荊州之地興漢,實在有心無力,還望叔父體諒。”

  劉璋慨然道:“賢侄果然神采非凡,你我本為同宗,今將益州託付於你,望能善待眾官百姓,吾願還鄉養老,二犬子不才,願助賢侄再興漢室,永續漢祚!”

  劉琦接過印綬,與劉璋同行入城,只見街上人頭攢動,百姓歡呼,馬上就要春耕,終於能趕上荊州政策,撿了個大便宜。

  眾人到府衙,劉琦傳令大宴三日,犒賞三軍,撫慰益州軍民,境內一片歡悅。

  下午劉磐領眾將輕騎到成都會合,劉琦接見老將嚴顏,為張郃、甘寧等接風,南北發力,終於勝利會師。

  益州刺史的印綬交到劉磐手中,並拜鎮南將軍,命其治理西川,防備南蠻,支援漢中。

  並不是劉琦任人唯親,他信任劉磐,自然要讓他掌管重要的地盤,這就是成王敗寇,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亂世來講,這叫尋找明主,在後世的職場上,就是做對事不如跟對人。

  人的機遇和命運,往往與身旁人息息相關,沒有合適的舞臺,再有能力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