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紙上談兵(第2頁)

過了一陣,西涼軍退去,司馬懿言道:“二位將軍部署得當,就依此法守禦。”

徐晃頓時眉頭暗皺,心想看了半天,就說這麼一句廢話,那還要你何用?

二人回到營中,曹洪聞言挑眉道:“以軍師高見,守到何時方可出兵?”

司馬懿言道:“待韓遂兵至陳倉,則可破馬騰。”

曹洪冷嗤一聲:“待韓遂兵到關中,西涼軍將有二十萬,兵少尚不能破敵,兵多如何應對?”

司馬懿言道:“韓遂兵到,馬騰再無後顧之憂,自恃兵力強盛,必會全力來取潼關,待其兵驕氣燥之時,便可破之。”

曹洪此時也無計可施,擺手道:“就依軍師之計,但軍中無戲言,若其援軍趕至,卻無破敵之策,後果你可承擔得起?”

司馬懿抱拳道:“屬下既奉丞相之命前來,自知責任重大,豈敢兒戲?”

曹洪一時想不到曹操的用意,只好靜觀其變,將守關之事交給徐晃,自己躲到後院休息去了。

司馬懿與徐晃共同守關,問道:“將軍乃河東人氏,想必對沿河各渡口有所瞭解,在下有事請教。”

徐晃心中一動,問道:“軍師莫非要從河東渡河,襲擾敵後?”

司馬懿點頭道:“正有此意!”

徐晃嘆道:“某自知從蒲阪津可直入渭水,也曾有意襲擊敵營。但西涼軍足有十萬,騎兵來去如風,兵多易被其察覺,兵少則杯水車薪,恐怕未必成功。”

司馬懿此時才露出一絲微笑:“將軍只管將此處地形說明,吾自有破敵之計。”

二人在關上討論關中形勢,隨後幾日,司馬懿命兩萬援軍分批出發,自風陵渡到河東待命。

數日之後,探馬來報,韓遂先鋒人馬已到陳倉,大軍正隨後趕來,也有近十萬騎兵,聲勢浩大。

司馬懿聞報,馬上請曹洪議事,主動請令與徐晃渡河北上,自渭水偷襲敵後。

徐晃忙道:“潼關至關重要,某輔佐曹將軍守關乃當務之急,豈能輕離?豈非舍小取大?”

曹洪不滿道:“看徐將軍之意,莫非某便守不住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