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牽線搭橋(第2頁)

  劉琦端起茶碗,沉吟片刻,忽然說道:“漢升多年來孑然一身,為何不續絃?”

  黃忠撫須嘆道:“自敘兒病逝,某痛徹心扉,心灰意懶,將一女託付親戚,若非劉將軍勸慰,早已投江自盡。如今年過半百,不作他想,今後能建功垂名,此生足矣!”

  “此言差矣!”劉琦卻搖頭道:“廉頗七十尚能爭雄,漢升正值當打之年,立家立業同等重要,我看鄧母十分賢淑,不知漢升有意否?”

  “這……”黃忠一怔,忙擺手道:“那鄧艾乃是應命之人,黃某何德何能,敢收他母子二人?”

  劉琦笑道:“漢升何嘗不是興漢功勳?我忽生此念,既為將軍考慮,也為培養鄧艾。若將你這一身本事傳授於他,將來青出於藍,必是一員虎將也!”

  “原來大郎深謀遠慮!”黃忠捻鬚點頭,思索片刻言道:“主公之命勝於父母,某不敢辭,只要鄧母不嫌我孤老,一切但憑吩咐。”

  這一路上偶爾交談,他也看出來鄧母非但賢惠,而且識文斷字,明辨是非,若能再為黃家留下香火,餘生無憾。

  劉琦又親自去找鄧母,說明兩家情況,願為二人作媒,鄧艾若成為黃忠之子,學藝便是理所當然。

  鄧母雖堅貞明理,但也知道孤兒寡母諸多困難,又不知該如何報答劉琦和黃忠,便應承下來。

  古代婚姻父母之命最大,更何況是劉琦做媒,漢代對女子的約束還不十分嚴苛,寡婦再嫁是常有之事,於公於私,鄧母都無法拒絕。

  二人都不想大肆張揚,劉琦乾脆當日就為二人主婚,在祖祠燒香拜堂,擺一桌簡單的酒席,便算禮成。

  當天晚上黃忠洞房花燭,劉琦則和鄧艾同榻而眠,第一次牽線搭橋,另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聽著小結巴講述他的童年,既辛酸又堅強,彷彿回到了自己在農村讀書時的情形。

  次日一早,黃忠精神矍鑠,鄧母換上絲綢衣衫,多了幾分嫵媚高貴,從今之後,她便是這座宅院的主人。

  劉琦帶著鄧艾到府衙拜見楊俊,託付他用心教導,穰縣學館有一百多學子,由楊俊和兩名門生親自教導,足夠鄧艾學一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