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阿瞞用計(第2頁)

  程昱言道:“可用離間之計:劉備畢竟死於襄陽,先派人散佈流言,就說蔡瑁霸權,劉表父子用驅虎吞狼之計,除蔡瑁害劉備,關張自然會起疑心。”

  荀攸言道:“仲德言之有理,今劉琦已領鎮南將軍,然劉備為左將軍,位在其上。丞相可表關羽繼左將軍之位,雲長性高氣傲,必恥於在劉琦之下,其二人不和,便可趁機招納。”

  曹操撫掌大笑道:“公達之計大妙,關張已無去處,試問天下諸侯,誰能用之?唯我曹孟德耳!”

  劉琦到新野之後,徵辟了鄧芝、傅肜二人,這是他能想到的歷史名人。

  除此之外,眾文武也都紛紛舉薦,其中以魏延推薦的義陽同鄉胡濟、董厥最為知名,都加以重用。

  轉眼頭七已過,關張二人還是情緒低落,劉琦也不去打擾他們,練兵之事有黃忠和趙雲足夠。

  劉備在新野,雖然深得人心,但資源有限,兵馬只有五千,加上錢糧不足,雖有良將,卻如籠中之鳥,難以展翅

  曹仁就在樊城,隨時可能出兵,劉琦從襄陽轉運糧草,補充兩千兵力,連日忙碌備戰,卻還不見曹軍動靜。

  早上徐庶從營中指點練兵回來,劉琦問道:“曹仁定已確認叔父下葬,卻遲遲不見發兵,莫非真是講究仁義禮數,喪期不伐敵?”

  徐庶冷笑道:“非是曹仁不出兵,吾料必是曹操另有陰謀,今皇叔不在,眾文武孑然無所歸,曹操必有意收為己用。”

  劉琦笑道:“幾位將軍疾惡如仇,忠義無雙,豈能降奸賊?曹阿瞞這是自作多情。”

  徐庶卻蹙眉道:“近來城內謠言四起,議論將軍有謀害皇叔之嫌,恐眾人起疑,必是曹操用計,將軍要早作說明,以免鑄成大錯。”

  劉琦慨然道:“清者自清,我相信三位將軍乃大義之人,既有白馬之盟,自當信者不疑。值此風口浪尖之際,解釋便是掩飾,清者自清。”

  “將軍言之有理。”徐庶微微一怔,頷首而笑。

  對劉琦又有了新的認知,有如此胸襟和膽魄,用人不疑,正是明君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