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3頁)


徵西麾下,這些年斐潛辛辛苦苦,各處佈局,南征北戰,慢慢的積攢下來的騎軍菁華也有了不少,再加上有趙雲張遼甘風等優秀的騎將作為統帥,可以說氣象已經和之前漢靈帝時期的並北邊軍迥然不同。

原本並北,大多數都是後世所稱的蒙古種戰馬,個體相對較小,毛髮長,耐寒,耐粗重,耐力好,可上陣,可務農,但是缺點是爆發力小,負重不大,臨陣突擊能力不足。而現在補充了一批隴西戰馬之後,又剛好可以彌補蒙古馬的缺陷,隴西戰馬雖然吃得需要更好,耐力也不如蒙古馬,但是個頭大,噸位重,承重高,在戰場更容易在短時間內打出高傷害。畢竟和機動性強的胡人交手,若不能抓住機會打一波,說不準立刻四散就跟散沙一樣,就再也沒有第二波的機會了。

兩千餘騎隴西戰馬,還有兩千多幷州馬,聯合接近五千騎兵的數量,而且都還是正卒,都可以在戰場上直接投入廝殺的騎兵部隊,已經可以稱之為豪華陣容了,就算是當年董卓進京,也不過是三千騎兵,就壓制得中央禁軍不敢妄動,而丁原時期的幷州,甚至連三千騎兵都湊不齊。

養一個騎兵很費錢的,這一點或許也只有以經貿起家的斐潛才做得到。

馬如龍,人如虎,就是裝備,也幾乎武裝到了牙齒。

徵西將軍大部分的騎兵在分類上,除了甘風的那些重裝騎兵之外,其餘的大概是可以歸攏到輕騎的範疇當中的,可是又比一般的輕騎多了一身的皮甲襯裡,外面再套一層筒袖鎧,有些軍士還額外多一件騎兵圓鋼盾,比起一般的騎盾要小一圈,但是正因為小,又是鋼鐵打造,可以做的薄一些也同樣具備極強的防護力,所以反而比起木頭騎盾要更薄,更輕,再加上一主一副兩撒手的武器,每名戰士,不論出身幷州還是隴右,兵刃都是加強版的,像是隴右的那些直屬重裝騎兵,更是人手一條精工打造的馬槊,有些狗大戶,比如甘風那樣的,甚或還有備用的。

至於黃氏工房裡面產出的精品斬首刀,更是人人配備,強弓硬弩自然更是不用說了,羽箭駑矢都是上等貨色,就選是遠距離射擊也不容易漂移,和胡人常用的骨頭箭好了不止千倍,這樣一整套的裝備下來,足足可以養十幾二十個普通步卒的了。

這只是算騎兵的,要是在加上戰馬……

在徵西麾下,連戰馬也是有厚厚的麻布作為馬套,幾層麻和毛打成一層,外面再加一層防水的油布,既能禦寒防潮又有一定防護能力,戰事可以作為馬甲馬套,平時行軍也可以當成被褥氈毯,很是方便,不過這造價可就是了不得了,也都是這一兩年才算是漸漸配備起來的。

如此裝備程度,簡直可以閃瞎當代任何人的氪金狗眼,就是當年漢武帝時期的羽林郎,恐怕也是不相上下,而漢恆帝漢靈帝這樣每況愈下的皇帝,也是隻能瞠乎其後,根本養不起這樣的一支部隊。

除此之外,騎兵的糧秣更是充足,若是戰時,普通兵卒配發的都是混合和肉乾的精緻炒麥粉塊,壓實了裝在竹筒當中,有水的時候就煮化了加些野菜,沒有充足水源的時候直接吃也行。而給戰馬的全是加了鹽和糖的炒好的蠶豆。

這樣的一隻部隊,開銷出去的錢財真的和流水差不多一樣,但是也換來了對於徵西將軍的極度忠誠和歸屬感,別的不說,在這樣的亂世,有誰能像斐潛一樣將資源傾斜到兵卒的頭上,能配發這樣的兵甲,配給這樣的食物?

也多虧得斐潛非常會摟錢,也相當捨得花錢。

當然,這樣結果之下,就是徵西的騎兵規模始終是有限的,就算是發展到了現在,整個徵西地盤上所有的騎兵加到一塊,也就是萬人左右。當下彙集在陰山這裡五千,平陽還有一千,上黨太原一千,隴右關中加在一起三千,漢中地形比較特殊,也就幾百。

最先發現斐潛援兵前來的,並不是勘察錯了方向的須卜迭爾金,而是站在高處的於扶羅等人,當於扶羅的手下眼尖的發現了三色旗幟在戰場北面出現的時候,抑制不住的狂喜大呼大喊起來,也就等於是通知了須卜迭爾金和大長老……

懶得理會於扶羅這樣的豬隊友,斐潛看向了趙雲,也看見了趙雲投射過來的躍躍欲試的目光,然後點了點頭,拔出中興劍來向前一指,沉聲喝道:“衝陣!就此一戰,以定陰山二十年太平!”

趙雲領命,策馬向前,急奔到了陣前的時候,將長槍往身後一立,雙腿猛的一夾馬腹,同時沉腰下襠勒住了戰馬,跨下的那匹雄駿的白色戰馬,欲奔不得,急得只是雙蹄高高揚起,在陣前人立起來,雷鳴一般長嘶。

伴隨著戰馬雙蹄重重落下,趙雲舉槍大吼了一聲:“左右兩翼!展開!列鋒矢陣!隨某衝陣!今日便踏破王庭!”

前軍近百徵西騎兵頓時跟著趙雲同聲大喝,隨後其他落在後面的兵卒也紛紛一邊將命令傳遞下去,一邊自動的跟隨著身邊的基層士官調整位置,一股凌然的殺氣沖天而起!

悠悠千載,蒙恬虎賁,冠軍驃騎,衛公兒郎,當年在漢家邊荒窮塞絕域,都能將匈奴趕得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現如今面對著區區匈奴叛軍,就算是其人數眾多又能如何?就算是再多上一倍,也是照殺不誤!

呼喊聲中,趙雲猛的一鬆韁繩,白色坐騎已然長嘶一聲,後蹄彈地,又在下一個瞬間飛騰空中,直躍匈奴叛軍王旗所在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