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低頭 作品

第245章 他、他兒子竟然是……


  商業模式是一回事,但跟學校談合作可不能把利益放在前頭,而要強調教育意義。

  比如舉辦夏令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對國家高等教育有什麼推動作用。

  比如,夏令營的接待老師,可以聘請留校的貧困大學生擔任,給他們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同時也能鍛鍊他們組織交流能力。

  雖然這個時代讀大學,學校會給些補貼,可最多維持基本溫飽,要乾點別的可不行。

  這個勤工儉學的機會可謂是正正好。

  又比如,夏令營也是學校宣傳招生的一個窗口,可以通過這個活動,向未來學子展現學校的風采和底蘊。

  總之該上價值上價值,格局要放大。

  孟真把夏令營的商業模式跟張清分析透徹之後,寫商業計劃書的工作順帶也交給了他。

  得到指點後的張清,舉一反三,商業計劃書寫得天花亂墜。

  孟真覺得這個三弟很有做生意的天賦。

  而劉宇寧打定主意要參與夏令營的生意後,很快就跟能拍板合作的領導聯繫上了。

  他自己就是大學教授,平時往來的人脈大多在教育系統。

  加上家庭背景擺在那兒,跟學校聊合作,別人或許跑斷腿也找不到門道,對他來說就是幾個電話的事。

  劉宇寧去找學校領導聊,張清就負責在一旁拿著商業計劃書給領導講。

  在後世,這種模式差不多等於創業公司路演。

  張清先上價值,再談利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給領導們分析得透透徹徹。

  講得差不多了,劉宇寧再來個總結性發言。

  基本就把合作敲定下來了。

  後面聊完生意,學校領導才知道張清是這屆的高考狀元。

  看著他的眼神就跟看香餑餑一樣,哄著捧著,勸他志願一定要填首都大學,生怕被隔壁的華清大學橫插一腳,把這麼優秀的學生搶走了。

  張清本來想報考的志願就是首都大學,

  這下皆大歡喜!

  跟學校合作敲定之後,張清和劉宇寧又坐火車趕回東臨。

  夏令營的生意,孟真純屬想幫襯大哥和三弟。

  等兩人回來,她就手把手開始帶張清。

  “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活動行程設計。一期活動七天,每一天的時間如何安排?最好每天都安排一到兩個亮點,讓學生有足夠的期待感。這個就當作你現階段的作業吧,這兩天可以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