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第七十二章 風雨驟(求2024年的第一張月票)(第2頁)

    文娟英沉默了一會兒,道:“最近挺亂的,你說——”

    “跟咱們家沒關係。”白玉瑕道:“出事的都是門閥,都是權力相繼、壟斷資源的那幾家。咱家早就風流雨打,在琅琊城說了都不算,輪不著咱們。”

    白玉瑕在家閒住這段時間,倒也沒做太多事情,就是抓著族裡那些故態復萌、張嘴閉嘴白氏復興的人,好好敲打。

    他歸來後的白家,倒比他不在的時候更冷清了。

    文娟英道:“什麼門閥不門閥,都是楚人造的孽,楚人蠻橫慣了,可不管你的實際情況。殺人還挑日子?”

    “真是楚人嗎?”白玉瑕問。

    文娟英臉上一變:“玉瑕!”

    白玉瑕道:“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楚國方面究竟能用誰來對應這麼上不得檯面的手段。安國公?淮國公?他們動手就是覆國。屈舜華?左光殊?項北?呵呵,以我對他們的認識,他們再如何淪落,也不止這點格局。”

    “楚國何其龐大,難免腐枝敗葉,我兒說的都是英雄,那狗熊你沒瞧見呢。”文娟英說道:“像顧蚩那等,什麼齷齪事情做不出來?”

    “孃親。”白玉瑕語氣複雜地嘆道:“您真是皇室中人!”

    文娟英本來還有很多的說辭,但聽到兒子的嘆息,不由得垂下眼瞼:“你娘姓文,你爹你娘,都是越國人。兒啊,你也是越國人。生於此,長於此。”

    白玉瑕索性將剛畫的那幅畫掀開,露出書桌上那密密麻麻的紙片,指著上面的文字說道:“奄城李氏說是支系分其家,分的都是些金銀雜物,權柄到哪裡去了?晉升通道到哪裡去了?都收歸國有。邗城吳氏說旁支不繼,偌大家業、富貴爵名,旁支不願繼嗎?不給繼啊。所以絕嗣——”

    “夠了。”文娟英打斷說。

    白玉瑕卻不肯停:“咱們皇帝雄才大略,是下了決心要剜爛瘡了。我爹幸虧死得早,要是死晚了,免不得捱上一刀。”

    “可以了……”文娟英的聲音近乎哀求。

    白玉瑕繼續道:“皇帝既然有這樣的決心,他自己也不可能不放血。文姓皇室開枝散葉這麼多年,很快就要一通修剪——這不,閔郡王已被尋了個錯處申飭,封地註定保不住。他若是不夠懂事,腦袋也難保。”

    “白玉瑕你想幹什麼?”文娟英聲音很尖地喊了一聲,緩和下來,眼中已經有淚:“你想幹什麼啊?你知不知道只要你這些話傳出去,你頃刻成國賊?你父親你爺爺,你白氏列祖列宗的名譽,全都保不住——你想幹什麼啊?”

    白玉瑕卻很平靜:“我爺爺為國家鞠躬盡瘁,是在戰場上流盡最後一滴血。我父親一生愛惜羽-->>
                                         
毛,恪守道德準則。我白氏列祖列宗,不曾愧對國家。他們的名譽保不住,是因為什麼?因為我說實話?”

    文娟英哀傷地看著他:“輿論的洪流一旦形成,任何試圖擋在前面的人都會被碾碎。真相有什麼意義?證據哪裡重要?人們並不在乎真相,只需要宣洩情緒——這道理你難道不比我懂?為娘一個婦道人家都知道的事情。”

    白玉瑕說道:“都說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但我想,能被蔑汙之口貶損的,並非真金。會被謠言擊垮的,不是硬骨頭。”

    “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娘不懂。玉瑕,他們說是楚人乾的,就是楚人好了。楚國強勢凌人,也怨不得很多事情都怪在他們身上。”文娟英往前走了一步:“你不要再說這些話了。”

    “放心,我現在也只是跟您說。”白玉瑕笑了笑:“況且這是越國需要的,對麼?皇帝要改革徹底,要萬眾一心,要把握輿論——娘,我是可以理解的。”

    什麼李、吳、宋,他有什麼不可以理解的?本不算親近,說來說去,可算是文景琇家事。他唯一不能理解的事情,在以前就發生了,無關於今日。

    文娟英抹了抹眼淚,留戀地看了看這個房間,走到書桌前:“玉瑕。娘想清楚了,我們一起去星月原吧,就咱們娘倆。”

    白玉瑕語帶驚訝:“張叔鄧姑他們,我的那些叔伯兄弟,七大姑八大姨,這些人呢?都不管了?”

    “不管了。他們都是成年人,他們自己為自己負責。”文娟英說道:“你爹走了,你也無心家業,娘撐得很辛苦。索性家業都分給他們,我就帶一些隨身的物件,跟著你去別處養老,遠離是非。”

    白玉瑕當然早就知道是這個結果,因為正是他借越國境內的動盪,逼自己的母親做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