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第十一章 曾記否,仙人問道(第2頁)




每年的外門貢獻第一,才能夠以貢獻換取一顆開脈丹。這是道院特別對外門弟子的激勵。所以這一屆既然出了姜望,便沒其他人能複製他的路。

即便如此,姜望也是搏命式的浴血廝殺,才累積到換取開脈丹的貢獻。而如今整個楓林城方圓百里,也沒有另一個西山盜可供剿滅了。

拜入道院外門努力修行,擊敗無數競爭者進入內門。在進入內門後,繼續努力修煉,同時積累任務貢獻,最後獲賜開脈丹,踏入超凡。這才是莊國正常修者的路子。也算是一條看得見的康莊坦途。

可相較於那些天生道脈外顯,直接入內門開始修行道法的人,這些走外門晉級路線的少年,確實也得虛耗太多的時光。

修行之路,一步慢,步步慢。這是姜望在外門時之所以搏命完成任務的原因,同時也是方鵬舉無法遏制貪慾的原因。沒人願意多等那麼多年!

所以說姜望理解方鵬舉的渴求,但無法原諒他的手段。

像他們這樣卓異於人的武者,無論淩河還是杜野虎,對超凡的渴望誰會比方鵬舉少呢?可他們都沒有做出那樣下作的事情來。

姜望的父親曾經說過一句話:人是由他的選擇所決定的。姜望深以為然。

而他之前也正陷入一個艱難的選擇中。

眾所周知,修者九品,以一品為尊,九品被視為超凡之始。而成就九品的標誌,即成就道旋,道元自生。

修行者已經度過漫長得難以計數的歷史,於這超凡第一步自然有非常細緻深入的研究。

脊柱被視為人體大龍,而道脈便藏於脊柱之中。道脈顯現之後,修者便可以氣血之力反饋道脈,從而生成道元。道元是一切道法的根本,也是超凡的基礎。

以姜望的土蚯脈為例,每一次調動“土蚯”都需要調動相當的氣血之力,貫徹整條脊柱大龍之後,才能生成一顆道元。而姜望這個層級的修行者,每日最多做兩次衝脈修行,積累兩顆道元。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身體不允許。氣血消耗太大,損源傷神,完全是得不償失。

積累道元之後,下一步即是神馭道元,完全依照奠基陣圖羅列出相應陣點,陣成,則道旋生。

作為已經開脈的修行者,楓林城道院自然傳授了奠基陣圖。正是莊國通用的歸元陣,一共有八十一個陣點。也就是說,在羅列奠基陣圖不出絲毫差錯的情況下,他至少也需要四十一天,幾近一個半月的時間,才能真正意義上成為九品修者。(姜望此前積攢的兩顆道元,已在戰鬥中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