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章 王重的應對(第2頁)

光是這些消耗,每年就不知道有多少,而這些吃食的來源,就是來自於玉泉營經濟開發區當地的移民和原住民們家裡。

最開始還只是金灘村的鄉親們,王重和他們建立合作關係,他們負責養殖雞羊,王重這邊負責以市場價格進行收購。

現在這項業務,隨著窯廠和建築公司的盤子越鋪越大,已經擴散到了整個玉泉營經濟開發區,基本上每個村子,只要是有人在窯廠和建築公司裡頭上班的,家裡的婦女們,必定養的有雞羊。

王重在移民和原住民們的心中,威望如何不高。

可饒是如此,王重仍舊沒法對政府的人指手畫腳。

更何況現在金灘村已經劃到了玉泉營之下,屬於海吉縣,而非青銅峽市,而城關揚水站,是青銅峽治下的揚水站。

雖說那個姓陳的站長,是個噁心至極的玩意兒,可王重拿他還真沒啥辦法。

至少現在拿他沒辦法。

和凌一農教授交代清楚,王重徑直驅車到了閩寧村。

之所以不去開發區辦公室,是因為王重跟現在的開發區辦公室裡的那些人沒啥子交情。

馬得福現在是金灘村的代理書記,自然需要常駐金灘村,而王重熟悉的娟子,也早在九七年的時候,就去了莆田那邊的辦事處,負責勞動力輸出的一應事宜,到現在都還沒回來呢。

而閩寧村,有一個王重比較熟悉,從閩省跑過來掛職的副縣長。

早在閩寧村的奠基儀式結束結束以後,陳金山就把辦公室從海吉縣搬到了開發區辦公室,後來閩寧村一期工程落成以後,又從開發區辦公室搬到了閩寧村。

王重和陳金山是老熟人了,雖然相識才一年多,但兩人卻很快成了朋友。

辦公室裡,對於王重的到來,陳金山很是高興,立馬讓助手給王重泡了一杯他家鄉的巖茶。

“無事不登三寶殿啊!王重同志,又有啥事需要我幫忙的呀?”打過招呼,嘗過陳金山媳婦寄過來的巖茶,陳金山也沒和王重虛與委蛇,直接開門見山的問。

“陳縣長就是陳縣長,長了一雙火眼金睛,我這點小心思,根本瞞不過您!”王重亦笑著,搖搖頭,故作一臉感慨的道。

“行了,別給我戴高帽了,我還不知道你,有事兒就說。”慢慢接觸下來,隨著彼此之間逐漸瞭解,成為朋友的兩人,說話也自然有多了幾分親近。

“縣長,我還真有個急事兒想找你幫忙。”

陳金山看著王重,豎起耳朵,等著他說。

王重也沒繼續拿喬,直接道:“你也知道,我們金灘村原來是屬於青銅峽的,就連我們的灌渠,都是青銅峽那邊的水利負責弄的,去年夏收之後,咱們金灘村就劃到了玉泉營這邊,不屬於青銅峽管了。”

說著說著,王重就變得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和語氣,都忍不住激烈了些:“可整個玉泉營的地勢是北低南高,我們金灘村就在玉泉營的最南邊,也是地勢最高的地方,現在玉泉營的揚水站,才剛剛修到二級,灌渠裡的水,根本就送不到我們金灘村來。”

“上面一直說要修三級揚水站,可都說了好些年了,我們是91年就響應政府的號召,從山溝溝裡頭跑到這片戈壁灘上來得,當時衝的就是政府說的,能讓地裡澆上黃河水,可道現在都七年多年,卻連個三級揚水的影子都沒看到。”

“青銅峽那邊地勢稍高,所以我們就只能從青銅峽的城關揚水站哪裡引水,可我們金灘村現在已經不是城關揚水站的灌區了,想要用他們的水,就要另外出高價和他們買水。”

“就我那五百多畝地,去年冬灌,他們就給我開了六萬塊錢的高價。”

“我有求於人,而且農場那邊用水量大,我沒有話講,我們這邊的慣例是先供水,後交錢,去年他們幫我把水給供了,我第二天就去水站交錢了。”

“可今年的天氣比去年要旱一些,開春以來,就沒下過幾場雨,凌教授那些試驗田還好,有水井的地下水和水窖裡存著的水養著,暫時還能撐得住,可我剩下那幾百畝玉米和小麥,要是再不澆水,可就都得旱死了。”

“這麼高的水價,我能承受,鄉親們可未必能夠承受,地裡的產出就那麼一點,除了買水之外,還要買肥料,要花功夫照顧,一年下來,也不知道能不能賺到錢。”

“可現在到了說好的春灌的時間了,城關揚水站那邊卻不給我們供水了,昨天鄉親們從早到晚站在自家田裡都守了一整天了,連一滴水都沒見著,那灌渠裡現在都還是乾的。”

“這麼嚴重嗎?”陳金山皺著眉頭,面色凝重的問:“那其他村民地裡的情況呢?”

“哎!”王重嘆了口氣,搖搖頭,有些無奈的道:“村裡其他鄉親們地裡的情況比我哪裡更加嚴峻,我那裡至少還有幾十口水井和水窖,實在不行了,可以先救救急,可鄉親們地裡可沒有那麼多水救急。”

金灘村有四口機井,其中兩口是村裡人籌錢請人打的,剩下兩口,是王重無償捐給村裡的,但水井裡的水,連供應村裡人日常的生活用水都很勉強,就算都拿去澆地,可也救不了全村人。

若是以前,陳金山根本理解不了,水對農民們的重要性,畢竟他是來自閩省,從來都沒有缺過水。

可在這裡呆了將近兩年,陳金山也陸續適應了這裡乾燥缺水的環境,就連以前在閩省時天天洗澡的習慣都給改掉了,除非是進行過劇烈運動,出一身汗,否則的話,陳金山都是一個星期才洗一回澡,原本白白淨淨的皮膚,現在也被曬得黝黑,臉也變得粗糙起來。

“這怎麼行!”陳金山語氣沉重的道:“你等著,我給開發區辦公室打個電話,讓他們派人去處理這個事兒。”

“那麻煩您了!”

陳金山立馬拿起電話,輸入開發區辦公室的號碼,三言兩語,就把金灘村到現在還沒澆上水的事情說了,讓他們儘快處理,千萬不能耽擱農時。

電話那頭,開發區的王區長一口應下。

陳金山雖然是副縣長,但只是閩省過來掛職的,在海吉這邊,負責的主要還是勞動力輸出等方面的事情,像灌既這種事情,本不是他管的,但現在王重既然找上門來了,他知道了情況,就不可能裝作不知道。

“縣長,真是不好意思,為了這事兒還特意跑過來麻煩你一趟!”王重帶著歉意道。

“瞧你這話說的,政府既然把你們從大山裡頭號召出來,那我們這些當官的,就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你們解決這些基本的問題。”

這事本不是陳金山的管轄範圍,陳金山大可幾句話就給推脫掉,可陳金山還是給王區長打了電話,不僅僅是因為他和王重是朋友,更加因為這事兒是牽涉到金灘村幾十戶人家,幾百口子人生計的事情。

政府費勁千辛萬苦,費了那麼大的力氣,才號召了這麼多的老百姓們從山溝溝裡頭移民到這裡來搞吊莊。

陳金山和吳月娟他們這批人不遠千里的從閩省跑過來掛職,幫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財力,想方法,找出路,就是為了幫助這裡的老百姓們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為了讓他們能夠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讓他們過來忍飢挨餓受苦受難的。

既非天災,也無人禍,他們這邊負責這方面的人跟青銅峽那邊交涉一下,雙方擬定一下章程,本就不是什麼難事兒,頂天了開一兩個會而已,費不了什麼力氣。

說起難聽點的話,不管是玉泉營的揚水站,還是青銅峽的城關揚水站,都是國家掏錢修的水利工程,為的就是引黃灌既,讓老百姓們的地裡能夠澆上黃河水,把賀蘭山下的這片戈壁灘,變成塞上江南。

現在只是轄區不同而已,給金灘村放水灌既,又不是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而且黃河水本就是大家所共有的,玉泉營這邊的三級揚水站還沒有修成,金灘村更是從青銅峽市劃出來,分到玉泉營經濟開發區這邊的。

有句話叫做特殊時期,特殊處理,在陳金山看來,這本來就是他們這些當官的人的義務,就像那句老話說的,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上面有上面的政策不假,但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政策不會變,但人是可以變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