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小墨 作品

第226章(第2頁)

每個考生,需要根據題目來發揮各自水平。

每道題有特定的考核範疇以及巧妙的構造。

這些都需要出色的頭腦應變能力才能完成。

大梁之前的朝代,都是重文輕武。從童試到殿試,都是靠文采取勝,也就是說誰文采好,誰就能拿前面的名次。

結果名列前茅的士子,文采確實非凡。但大多數都是迂腐之輩,而且有些甚至頭腦還不算靈光,根本沒有什麼實幹能力。

一上朝動不動就之乎者也,經常拿各種陳舊的東西拿來做比喻。

結果科考制度變成了酸儒選拔賽。如果還是全靠文采就能取勝,那江小川隨便背一些千古絕句讓嶽風他們記下抄上去,就基本能中試。

但如此一來,一國之考不過是兒戲而已。

到了大梁這代,將科舉考核改為文智並進,題目也越發高明瞭許多。

所以能中試者的考生,基本都是有實幹能力的人。

京郊,張家。

今日張家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張鶴齡穿的一身喜慶,準備迎接兒子張松的迴歸。

差不多快一年了啊,兒子終於是回來看他們了。

張松這一年,在邊境屢獲戰功,如今身為駐北兵馬先鋒,已然是七品武將。

在大梁,前線兵受重視程度相對較高,雖然只是七品武將,但其威望不輸六品。

張鶴齡高興啊,兒子雖然被江小川坑了這一次。

但也算是因禍得福。

自己現在是護城衛總兵,兒子是駐北兵馬先鋒之一,以後誰還敢小瞧張家?

京郊城門外。

一行兵馬正在靠近。

為首之人正是張松。

一年未見,張松的氣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已然從一個紈絝公子哥,變成了一個兇悍的武將,額頭上有道傷疤,讓整個人更顯威武。

“兒啊!”

張鶴齡十分高興的喊了一聲。

張母也圍了上來。

張松見到父母,趕緊下馬跪拜。

張松見到父母,趕緊下馬跪拜。

“這一年,孩兒沒有陪伴您二位,實在是我不孝。”感覺到張松懂事了,張鶴齡十分欣慰:“沒關係,現在回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