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

曹操的行動,北岸皆知,不過對於劉備和關羽而言,並無大礙。

 劉備和關羽組織大規模演武,為的就是表態,表明攻克江東的決心。

 這一次,朝廷是來真的。

 劉儉一旦下定決心要消滅哪些敵人,就一定會消滅哪些敵人,這是無可辯駁的現實。

 劉備和關羽深知。

 自他起兵以來,還沒有他無法戰勝的敵人,劉儉的敵人大多早已化作了塵土,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只剩下曹操和袁紹而已。

 曹操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也知道這一戰的兇險。

 所以他也一定要在戰前把所有參戰將領和軍隊的心凝聚在一起,然後才能打仗,一旦開戰,軍隊裡只需要一個聲音,不能有其他的雜音。

 為此,曹操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參加的都是曹軍內的高級將領。

 “這一戰,劉備和關羽來者不善,聽聞徐州所積攢的糧秣數量,足以支持劉備和關羽軍兩年的征戰,他積攢了那麼久的糧食,必然是為了徹底拿下江東。”

 核心軍事會議上,曹操將自己所預料的最可怕的結果告訴了手下的高級將領們,讓高級將領們人人色變。

 “若是如此,這一戰真的不好打。”

 于禁愁眉苦臉:“本來咱們的兵力就不足,要是劉備和關羽下定決心攻打江東,兵力遠遠超過咱們,糧秣也好,物資也好,咱們攔得住一時,攔不住一世,主公,咱們劣勢太大了。”

 “是啊,這一戰很難打。”

 曹洪也點了點頭:“這段時間,關羽在淮南也徵調了不少船隻,據說也訓練了一些善於水戰的士兵,一旦咱們在水戰上的優勢被抵消掉,上岸野戰就更難說了,先前淮南之戰時,大家都知道,北軍陸戰無敵也。”

 仗還沒打,兩個高級將領就露出了怯意。

 對此,夏侯淵非常不高興。

 “難道咱們就什麼也不做,就這樣投降?”

 “我等十年在江南建立基業,焉能一朝給予旁人?”

 夏侯淵雖然也被劉儉打敗過,但是反劉的意志依然很強硬。

 他無畏無懼,勇往直前,不會因為打了一次敗仗就一蹶不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夏侯淵比很多人都更有勇氣。

 當然,這其中也有夏侯惇之死的原因。

 董襲也支持夏侯淵的意見。

 “他們再擅長水戰,也不會比咱們更擅長水戰,曹公在沿岸設置了很多水軍營寨,廣置戰船以迎敵,北軍水師一旦出動,咱們可以快速發起反擊,我就不信他們能在戰船上打敗咱們!”

 董襲在水戰方面頗有造詣,他的話很有分量。

 這兩人都非常願意奮力一戰,絕對不會示弱。

 然後,呂範發言了。

 他的發言也很有針對性。

 “某以為,這不是好不好打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戰的問題。”

 “我們不想打,劉儉會放過我們嗎?”

 “現在他所想的不是郡一地之得失,而是儘快擴大他的權勢和聲望,他要稱帝,要治國!他一定會與我們不死不休,諸位,請立刻放棄不該有的幻想,這一戰,是生死之戰!”

 呂範的話很有威懾力,也徹底打破了眾人的幻想。

 隨後,他又說道:“只是我們現在的名分不夠,畢竟劉儉佔據正統。”

 周瑜道:“如此,只能以先帝之死為名,討伐劉賊。”

 周瑜的意思就是把劉辯的死栽在劉儉頭上。

 雖然天下人都知道劉辯之死是因為袁紹,但現在,他們已經沒有別的理由了。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指認劉儉是漢賊,要篡位,而他們曹軍是漢帝國的守護者,不是劉儉所宣稱的叛逆,他們的鬥爭是正義的。

 與會將領紛紛感到心中凜然。

 他們覺得周瑜說的很有道理。

 天下大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劉儉掃平大半群雄,正是躊躇滿志一統天下之時,怎麼可能會接受眼下這個不上不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