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四十章 大漢再度崛起

劉儉在南陽盆地組建軍隊,打造營寨,並在豫州與南陽實施各種新政,保證能夠對荊州方面進行施壓。

 當然,他也知道了曹操與袁紹結成了平等對立的同盟,同時,袁紹方面也派孫策率領大軍向著益州進發。

 劉儉心中明白,此舉說明荊州、益州、揚州三州已經結成了同盟,但這也說明他們對自己的實力感到非常的恐懼,現在的這三家已經處於瑟瑟發抖的地步,南陽之戰對於南方的這些大勢力來說,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他們對北方劉氏集團的恐懼已經達到了極點,這也是對大漢崛起的一種側面體現。

 隨後,又一個重磅消息在南方擴散。

 唯一有希望能夠成為朝廷心腹之患的涼州叛軍,居然建安四年初的時候徹底的被朝廷給收復了。

 當了將近二十年叛賊的馬騰與韓遂率眾投降了張飛。

 雖然叛軍的數目非常大,要將他們徹底收復,同時對涼州進行一個好的政策,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至少涼州方面最大的禍患被根除了,劉儉在北方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涼州之戰的終結,對於整個朝廷來說,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而對於南方那些與朝廷目前還在對抗的勢力來說,也有著天然的震懾力。

 那些在南陽郡和潁川、汝南等地,本來還想對劉儉在地方的人事任命發表不瞞的士族與望族,在聽說涼州叛軍被平定之後,一下子也徹底消停了。

 別看涼州之戰跟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但這卻能夠在側面反映出朝廷如今的實力。

 自東漢建國開始,都沒有被解決的西北邊患,如今在大漢內亂割據的情況下徹底被劉儉解決,而馬騰和韓遂被招降,代表了下一步朝廷將會對西域有所動作……大漢朝的威望可謂空前,試問這些望族又怎麼可能在這種時候不遵守朝廷的詔令呢?

 這使得袁寵在地方施政的速度更加快了,收穫也更加的大,效果顯著。

 南陽郡和汝南郡的軍事佈防完成了之後,劉儉將這邊的軍事交給了趙雲。

 而他本人則是率領少部分人馬先行返回長安。

 雖然涼州的叛軍投降了,但是劉儉覺得這件事還沒有讓自己徹底的放心。

 他要回長安與天子一起接見馬騰與韓遂。

 這兩個人在涼州的聲望太高了,而且當叛逆的時間也太長。

 劉儉可以讓他們的子孫後代繼續留在涼州,與張飛共同經營本地的軍事,但是這兩個人是絕對不可以繼續留在涼州。

 通過此事,加速了南陽以及潁川駐地的施政步入了正軌。

 同時,依照劉儉的推斷,現在袁紹他們已經是處於驚慌失措的狀態,根本沒有餘力反攻。

 現在將南陽與汝南等地的施政交給袁寵和劉冀,而軍事方面交給趙雲肯定是萬無一失的。

 他先行返回長安,對涼州以及西域的事做出規劃,然後就可以考慮全力的向南面進軍,消滅曹操和袁紹。

 劉儉估計,只需用幾個月的時間整頓一下便可。

 劉儉率兵返回長安之後,立刻得到了朝廷之中百官以及關中諸族們的熱烈迎接。

 他到了長安尚不過一日,就有無數的名刺送到了他的府邸,想要拜見丞相的人可以說是多如牛毛。

 這其中有些人劉儉需要接見,但其中有些人劉儉不想接見。

 但是到了他這個身份,有些時候就不能依照自己的喜歡辦事了。

 特別是現在剛剛收服南陽郡和潁川、汝南,朝廷之中很多官員也是出身於這幾個地方。

 這些地界的歸屬,對於朝廷之中的權力構成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在這種時候,接見這些重要的客人,該安撫的安撫,該拉攏的拉攏,對於朝廷形勢而言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劉儉的日程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的。

 就算是與鄭慈等人,相聚的時間也非常少,不過他還是特意抽了很多時間陪伴他的妻妾,同時對孩子們的學業也進行了考評。

 他當著孩子們的面,誇讚在南陽的劉冀,將劉冀在孩子們的心中,樹立出一個高大英明的形象,作為其他兒女的學習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