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三十六章 兩小施政

隨後,劉儉就在南陽郡屯兵,開始一心的操練兵將,將南陽郡以及豫州延續朝廷新政的事情,全部都交給了劉冀和袁寵兩個人。

 南陽郡以及潁川,汝南郡的望族和士族一開始聽到劉儉到來了之後,第一反應就是覺得新政也一定會到他們這裡了,想來親自主持這件事的人,應該就是劉儉劉丞相本人了。

 劉丞相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啊,絕對是不好對付!

 各大家族開始暗中串聯,商議這件事應該怎麼處置。

 可是未曾想到,朝廷方面下了旨意,將這次整理南陽郡以及豫州政務的事情,交給了劉儉的長子劉冀和袁寵!

 一時間,整個中原之地都快炸了!

 朝廷方面居然讓兩個小兒郎來主持新政,這不是開玩笑?

 是不是有點太不把他們這些人放在眼裡了?

 雖然劉冀和袁寵,一個乃是劉儉的嫡長子,一個乃是當年袁基的遺孤,身份都非同等閒,但他們畢竟太年輕了呀。

 於是,很多人開始抱著僥倖心理,覺得若真是這兩個孩子當家作主,這件事一定推動不下去!

 但是,這些望族士人終歸還是小瞧了劉家和袁家的血脈,也小瞧了劉儉對於這兩個孩子的教育。

 劉冀在接到朝廷的聖旨之後,當家以新政使者的身份向南陽郡和潁川,汝南三個大郡下了政令!

 重新開始在各級官署進行人事任命。

 按道理來說,各級官署的人事任命是歸不到劉冀和袁寵兩個人身上的,但偏偏朝廷聖旨中的任命權限說的比較模糊,就是隻要關於在三郡推行新政的事,就全部交由兩個人負責。

 而人事任命則是有助於新政的推行,所以他們兩個人也順便將這個事情給攬下來了。

 對於他們兩個來說,似南陽郡守,汝南太守,潁川太守這樣的高位,他們兩個是不可能有資格任命的,包括六百石以上的官位,必須要根據新政條例,由朝廷根據科舉名次,對通過科舉的官員,並在地方已經有了一定政績的人進行任免。

 不過好在,朝廷派往地方就任的這些太守和郡丞等要職,都是這些年來在各級州立大學經過學習,通過科舉考試的英才,他們在名義上是劉儉這個名譽校長的弟子,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天子門生,而這些英才的家族勢力在北方又不是特別強,所以多方面綜合考慮,他們對於劉儉的依附感更強,所以放心的讓他們到三郡就任,必可使新政暢通無阻。

 至少這些人都是站在劉儉和朝廷一面的,如此劉冀和袁寵就不會感到掣肘。

 劉冀和袁寵隨即在荀彧與荀攸所呈遞上來的名單中抽調了一些人在地方任用,但是接下來,他們開始根據賈詡提供給他們的資料,開始與地方的寒門與豪強進行接洽,並開始重用他們族中之人。

 荀彧和荀攸提供給劉儉的士族名單,劉冀和袁寵只是任用了三分之一,而另外三分之二,劉冀和袁寵則是從三軍的寒門豪強之中抽調。

 另外,南陽郡的許攸,劉冀和袁寵也專門拜訪了一次,也不知他們談了些什麼,總之經過了這次談話之後,許攸對這兩位少郎君畢恭畢敬,而且還傾盡自己的全力支援兩位少郎君在三郡施政。

 而劉冀和袁寵的人事行為,在三郡之地引起了一陣巨大的風波,對於那些士族來說,這兩個毛頭小子所做的事,是他們不可接受的!

 對這三郡中的士族而言,這簡直是在抽他們的耳光!

 緊接著,袁寵和劉冀在三郡之地,開始頒佈了度田以及稅務改制。

 以潁川郡為首的那些士族,在得知了劉冀和袁寵要開始在三郡施展各種田政和稅制,於是開始暗中串聯,想要給這兩個小子施絆子,不讓他們的新政在三郡順利實施。

 但問題是,這些士族們把事情想的簡單了!

 三郡的基層官員,大部分既然都是從寒門和普通豪強群體中抽調的,那劉冀和袁寵自然就是按照劉儉的話,結交下了寒門之心,而三郡的寒門多少年來看著這些士族擋在他們的頭頂上,心中早就已經生出了憤懣之情,彼此對抗情緒積累。

 而如今,朝廷給了他們一個往上爬的機會,一個重新分配三郡利益鏈條的機會,他們又怎麼可能不去抓住呢?